心理语言学(英文psycholinguistics)是通过心理学来研究语言学的交叉学科;它从心理过程和语言结构的对应关系来研究人类语言机制的构造和功能。这门交叉学科涉及人类个体如何掌握和运用语言系统,如何在实际交往中使语言系统发挥作用,以及为了掌握和运用这个系统应具有什么知识和能力。
心理语言学目前有两个主要的研究方向:行为主义的研究方向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在20世纪50年代,心理语言学主要受行为主义心理学和描写主义语言学理论的影响,当时的心理语言学家用行为主义的观点来解释心理语言现象。后来心理语言学受认知心理学,特别是生成转换语法的影响,认为行为主义不能解释言语活动中的许多现象。
人类对语言的处理是语言的原则和心理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心理语言学所研究的“客体”是语言,但研究的实质不仅仅是心理学所关心的心理机制或语言学所关注的语言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而是语言使用者的心理机制的运作过程和运作规律以及包括哲学在内的一切同语言相关的思维现象。
心理语言学目前研究的问题包括言语的知觉和理解、言语的产生、语言的获得、言语的神经生理机制、各种言语缺陷、言语与思维的关系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对学习理论、思维理论、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研究都会起很大的作用。此外,心理语言学对计算机的语言识别等人工智能的研究也有应用价值。
心理语言学通过采用心理学行为研究范式,结合认知神经科学技术(如眼动、脑电和核磁共振成像),揭示语言理解、产生、和获得过程中语音、词汇、形态与句法、语义、语用等不同层次上的语言信息加工机制及其相互作用机制,发展和完善语言加工的理论和模型。该方向的研究聚焦于心理表征、言语知觉等不同主题的重要问题。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心理语言学是研究个体言语交往中的编码和译码过程。由于研究对象的特点,它与许多学科有密切关系,除心理学和语言学外,还有信息论、人类学、统计学等。在方法上,它主要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当前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是其主流,而运用脑科学手段研究语言的生理-心理机制,是心理语言学研究的热点。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在美国开展得比较早和广泛,英国、法国、德国、荷兰、俄罗斯、比利时、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也都有学者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其特点是力图使心理语言学的研究与本国的心理学传统相结合,从而具有一种新的研究范式;研究范围越来越广泛,研究内容越来越深入。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虽然较晚,但还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倡导者和主要创始人桂诗春教授(1930-2017)在上世纪70年代率先将心理语言学引入国内,并成为高校里的一门课程,就呈现某种程度的学科交叉融合状态,从而使这门交叉学科在华夏大地“开花结果”。
总之,心理语言学要发展成为一门既能把心理学和语言学研究融为一体又有别于心理学和语言学研究的独立的交叉学科,还需深化人的思维和心智方面的研究。毫无疑问,在学术界的共同努力下,心理语言学研究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为人类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何进(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弘毅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