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销售前:从作品到“文化产品”的转化准备
1.确立作品定位:
•是学术型?收藏型?装饰型?礼品型?
•建议明确风格流派、作者资历、市场风格对标。
2.准备销售资料包:
•艺术家介绍、获奖/展览履历
•作品尺寸、材质、题跋解释
•高清图+装裱效果图+使用场景图
3.版权与签名要清晰:
•确保无争议著作权归属,签名、钤印完整。
二、销售中:全球市场必须注意的重点问题
1.价格体系要统一
•建议划定“国内价—港澳价—海外价”区间,防止恶性比价或市场撕裂。
2.作品运输与包装合规
•国外买家特别注重防潮、防压、保真。建议使用画筒+硬盒包装,提供作品编号与收据。
3.语言与文化差异要翻译得体
•海外买家往往看不懂题跋和印章,要配英文/当地语注释
•文化背景故事、书法/画意的象征意义非常重要
4.销售平台要多元化布局
•国内:小红书、抖音、艺术机构商城
•海外:Etsy、eBay、Instagram、展会、侨团通道
三、销售后:信任维护与客户沉淀
1.提供实物+电子收藏证书
•可以增加信任,便于后期升值、流通、拍卖。
2.回访机制:建立VIP买家群
•海外买家非常重视“艺术家的后续动态”,建议不定期更新。
3.“使用场景反馈”再营销
•鼓励买家晒图回传,如装饰在书房、办公室、展厅等场景。
建议总结:
特别提示:
中国书画在国际市场上是“文化信物”,不是“快消商品”。销售的是一幅画,更是文化、身份与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