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未来全球金融、投资与数字资产市场的深远影响
2025年6月26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正式发布《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 2.0》(下称“2.0宣言”),标志着香港从“数字资产试验区”全面迈向“全球数字资产枢纽”的新阶段。这一宣言不仅是香港金融创新战略的重要信号,也正在对全球金融秩序、资本投资逻辑、数字资产市场格局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政策解读:从“态度宣示”迈向“制度建构”
2.0版本在2022年首份宣言的基础上,做出了五大升级:
明确“LEAP”战略架构,即法律(Legal clarity)、扩容(Expansion of tokenization)、应用(Application scenarios)、伙伴(Partnership building);
推行稳定币发牌制度,稳定币必须取得金管局(HKMA)许可才可发行;
支持RWA(现实世界资产)通证化,推动黄金、有色金属、新能源等资产上链;
开放数字资产OTC交易、托管服务、资产管理牌照申请;
推动e-HKD数字港元试点应用落地,强化本地CBDC(中央银行数字货币)能力。
这标志着香港已不再仅仅“欢迎创新”,而是要“构建完整生态、主导新秩序”。
二、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资产形态与金融基础设施重塑
1. 金融资产“去中心化+通证化”趋势加速形成
以往金融资产的确权、流通、交易、清算均依赖中心机构,而香港政策的前沿性实践,正在验证一个趋势——传统资产的数字孪生与链上确权,或将成为全球新基建的一部分。
2. 金融中心竞逐数字资产主导权
新加坡、迪拜、瑞士、英国正在积极争夺数字资产话语权。而香港的2.0宣言为全球带来了“亚洲金融中心如何用制度框架拥抱Web3”的范式样本。这将在全球政策制定者中引发“竞合效应”。
3. 金融监管模式从“追逐”走向“引领”
香港模式是“合规即许可、创新即保护”,不再将数字资产视为异类,而是纳入主流金融治理体系,这种做法将影响到其他国家的政策设计,尤其是亚太、拉美、新兴市场国家。
三、对投资市场的影响:风险评估体系与资产配置逻辑正在改变
1. 机构投资者可入场,风险边界更清晰
随着稳定币、通证化资产的合法化,合规化的金融产品如“RWA基金”“通证债券”等将在香港孵化,为全球机构提供了一个可投、可托管、可审计的新资产池。
2. 新兴资产类别将成为大类配置中的一极
投资者将在黄金、房地产、碳信用、艺术品等传统资产通证上寻求更高流动性与组合多元化收益,“通证资产+DeFi托管+合规托管”将成为新范式。
3. 数字身份与资产确权的投资价值被重估
香港正在推动“链上身份+链上资产”的统一系统,这为未来数字金融中KYC(了解你的客户)、AML(反洗钱)、数据要素确权等关键机制提供范本,也为跨境投资者提供新型信任机制。
四、对全球数字资产市场的影响:从币圈走向“链改现实”的新格局
1. 虚拟币市场合规化路线进一步明确
2.0宣言提出稳定币受监管、交易平台需获牌,这为行业提供了“监管合规后可持续生长”的可信空间,推动全球币圈逐步规范化、机构化。
2. RWA(现实世界资产)成为全球通证化主战场
香港率先试水黄金、绿色能源、债券、ETF通证化,将激活全球超10万亿美元的“沉睡资产”,推动通证化从“游戏币”变为“基础资产单元”。
3. 链上互操作性增强,Web3生态跨链融合提速
香港引入多个Layer1协议、资产跨链标准、链上身份系统,将为Web3打通现实资产与虚拟场景间的技术路径,形成新的全球生态集成平台。
五、结语:香港不是孤岛,它在引领全球金融的结构性转向
从政策视角看,香港是全球第一个系统性定义数字资产、并将其纳入主权金融治理结构的地区之一。从市场视角看,香港正在用自己“桥梁型经济体”的定位,在传统金融与未来金融之间搭起一座“制度化的链”。
在未来的全球金融体系中,“香港模型”或许将成为连接虚拟与现实、链上与链下、自由与秩序之间最具代表性的“共识之桥”。
本文内容基于香港特区政府于2025年6月发布的《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 2.0》官方信息整理撰写,结合全球资源网战略方向,由“全球战略观察”栏目原创出品,部分术语与结构参考香港金管局与证监会监管框架。
(如有不合适 请联系我们及删除 39310686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