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源网摘要:2025年,全球局势处于高度不确定与碎片化状态,地缘冲突、通胀压力与政策波动交织,传统金融体系面临多重挑战。在此背景下,真实世界资产(Real World Assets, RWA)的代币化正悄然崛起,成为推动全球资本重构、促进金融包容性、缓解地缘紧张的新变量。本文通过宏观背景分析、经济与金融重塑、地缘政治影响及潜在风险评估,系统解读RWA如何影响2025年全球格局,并探讨其成为下一阶段全球金融体系中枢力量的可能性。
一、全球局势背景:碎片化时代下的系统焦虑
2025年,国际秩序面临多重冲击。中东局势持续紧张、美中贸易摩擦未解、欧洲深陷增长困境,新兴市场则普遍面临债务负担与资源波动的双重压力。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5年4月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当前全球增长前景显著下行,政策不确定性及金融脆弱性构成主要风险因子。
与此同时,区块链与加密金融体系在现实经济中的嵌入愈加深入。真实世界资产(RWA)的代币化正迅速从金融创新的边缘实践跃升为系统工具。所谓RWA,即通过区块链技术将房地产、债券、商品、账款等现实资产进行数字化表示,使其在去中心化系统中实现流通与金融衍生,进而重塑资本配置逻辑。
二、RWA的经济影响:推动全球金融系统结构性转型
2025年上半年,RWA市场经历爆发式增长。CoinGecko数据显示,其市值从2024年底的86亿美元跃升至230亿美元,增长率高达260%,成为Web3生态中最具结构性推动力的叙事之一。
该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三大机制驱动:
区块链基础设施与DeFi生态系统成熟,提高了代币化资产的流动性与可接入性。
传统金融机构主动融合。KPMG、摩根大通等头部机构已开展国债、房地产等RWA项目,形成跨系统互操作。
新兴经济体金融需求释放。LinkedIn系列研究指出,RWA-backed稳定币在南美、东南亚等地迅速推广,为无银行账户人群提供了跨境交易与价值存储功能。
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RWA的全球市场规模可达2万亿美元,不含原生加密资产。这一趋势标志着数字金融与传统金融融合的加速,也带来全球资本流动性结构的重构。
三、RWA的地缘政治影响:去中心化金融作为缓冲机制
传统地缘政治风险已不再仅以军事或外交形式展现,而通过金融系统渗透影响全球稳定性。Informa Connect报告指出,银行信贷风险、市场波动性和清算流动性日益受到国际关系变化影响。
在这一背景下,RWA具备重要的金融缓冲作用:
区域桥接功能增强:例如在中东、北非等资源密集型但金融基础薄弱地区,通过RWA代币化石油、金属等商品,可实现供应链追踪与资产证券化,减少中介摩擦。
挑战美元主导逻辑:多个新兴国家开始利用RWA-backed稳定币构建去美元化路径。该路径绕过SWIFT系统,使本国资本不依赖美元清算体系,提升主权金融独立性。
促进多边合作与分布式信任:RWA作为技术中立平台,在中美博弈背景下吸引如印尼、阿联酋等国家的主动参与,形成“技术对冲”型国际合作格局。
但与此同时,RWA的发展也存在制度风险。不同国家监管政策差异大,例如韩国积极拥抱RWA并开放加密牌照,而中国则采取“审慎监管”的策略,这种监管碎片化可能导致“资本马太效应”,即资本更多流向规则宽松地区,放大国际间不平等。
四、潜在风险与发展机遇并存
1. 机遇
监管清晰化趋势增强:多个国家正在制定代币化资产的标准体系,如新加坡MAS已发布RWA框架草案,欧盟MiCA法规也开始覆盖部分资产代币化类别。
AI与RWA结合:自动化定价、智能合约执行、风险模型预测增强资产定价效率。
绿色金融支持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契合:部分RWA项目如EstateX、Landshare已将房地产与可持续建筑标准结合,推动碳中和发展。
2. 风险
地缘冲突不确定性:若爆发区域战争,代币化资产底层无法交付,将导致信任危机。
监管与法律空白区:多数司法管辖区尚未明确RWA的法律边界,增加跨境交易法律风险。
标准化滞后可能带来系统性风险:目前缺乏全球统一的RWA定价模型和合规协议,可能导致资产估值泡沫或链上信用失衡。
IMF在2025年警告,尽管RWA具备对冲作用,但若监管协同不到位,其金融创新反而可能放大全球南北差异。
五、结论与展望:RWA走向主流的全球意义
RWA已从边缘金融实验跃升为全球金融秩序重塑的重要工具。其对2025年全球局势的深远影响,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经济维度:提升全球资产流动性,优化资本配置效率,特别是在资金匮乏的新兴市场。
政治维度:为中立国家构建金融独立路径提供可能,削弱地缘冲突带来的单极主导风险。
制度维度:推动全球金融治理标准化与科技规则共识,成为Web3时代制度对接的重要桥梁。
总而言之,RWA的未来不仅关乎金融技术革新,更关乎全球复苏路径的公平性与效率性。如何在开放与监管之间取得平衡,决定了这一系统性创新是成为全球新秩序的稳定器,还是潜在的放大器。
出品单位:全球资源网国际智库联盟办公室
策划统筹:全球资源网国际运营中心
顾问支持:全息元宇宙联合会(总会)
微 信:QXYYZCEO
总策划部:全球华人记者联合会(总会)
支持单位:全球资源网国际书画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