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源网曼谷 / 金边讯:2025年7月24日随着泰国与柬埔寨在争议边境地区的空袭与炮火交锋持续升级,以柏威夏寺(Preah Vihear)为代表的古高棉寺庙主权争端,正对两国经济与旅游业造成严重打击。最新冲突已造成至少11至12人死亡,超过4万人被迫撤离家园。当前局势的升级不仅威胁到双边贸易目标,也加剧了疫情后的经济复苏压力。
专家警告,若无法及时实现降温,冲突的经济外溢效应恐进一步扩散,影响整个东南亚地区的稳定。
本分析报告综合多家国际媒体与研究机构资料,对泰柬双方在经济与旅游领域所遭受的多维冲击进行系统评估。
一、经济影响:贸易中断与连锁效应扩大
此次冲突严重干扰了两国间的边境贸易,这一经济生命线的中断已产生直接后果,并可能带来长期结构性影响。
贸易规模受威胁
2024年,泰柬双边贸易额达39亿美元,同比增长13.72%。原计划于2025年提升至150亿美元,但边境关闭和局势恶化正使该目标濒临破产。柬埔寨对泰出口的农产品和纺织品运输放缓;而泰国也面临出口受阻的风险,部分原因是对资源使用的担忧。
关键口岸阿兰亚帕贴—波贝(Aranyaprathet-Poipet)近期出现断断续续的关闭,严重阻断货物流通,导致两国大量中小企业陷入困境。
汇率与投资动荡
泰铢自2022年以来的高位出现下滑,反映出投资者的不安情绪与市场波动。区域外商直接投资(FDI)可能受此冲突影响,制造业与基础设施类项目或遭延期或撤资。
柬埔寨方面,疫情后经济复苏原已疲软,如今面临进一步停滞风险,叠加自8月1日起可能实施的美国36%高关税冲击,形势更趋严峻。
劳动力与基层社区受创
在泰工作的100多万柬埔寨劳工如今前景堪忧,许多人因边境管控难以返泰,影响了大量汇款流入——这原是柬国GDP的重要支撑因素。
同时,边境两侧社区的日常生活遭到破坏,从农耕、贩运到非正式经济活动皆难以为继,区域贫富差距有加剧之势。
经济学家预测,若战事迅速平息,最短恢复周期为5至6个月;若冲突持续,泰柬两国的年增长预期将遭下调。
二、旅游影响:游客撤离与行业全面下滑
旅游业作为泰柬两国的重要支柱产业,正因安全疑虑与边境封锁遭遇严重冲击,造成即时收入损失与长期声誉风险。
旅游客数量锐减
泰国旅游业占其GDP的12%至14%,但目前边境府如沙缴(Sa Kaeo)和达叻(Trat)出现“游客出逃潮”,酒店入住率骤降,退团取消率激增。
据统计,截至6月初,关键边境口岸的游客日均通行量下降了43%,影响已波及曼谷、普吉等非边境旅游热点。
柬埔寨方面,泰国是其最大游客来源国之一,如今因边境关闭导致博彩重镇波贝等娱乐城市损失数百万美元。
安全警示与全球影响
美国等多国大使馆发布安全警告,暂停例行边境通行,进一步打击国际游客信心。尽管吴哥窟(暹粒)和普吉等主流旅游地仍保持安全,但冲突在全球新闻中的高曝光率已造成预计为期6个月的市场恢复延迟。
尤其柬埔寨旅游业对边境赌场与跨境游客依赖度高,当前已出现大规模失业与旅游从业人口生计中断。
区域合作项目受阻
当前争端使原本由UNESCO主导的跨境文化合作项目受阻,例如柏威夏等遗址原计划作为“共同旅游管理区”推动双边共享收益,如今反成紧张焦点。
两国原已在疫情后启动恢复计划,但目前柬埔寨旅游业仍较疫情前水平低36%,当前局势可能加剧长期滞后。
三、总结与展望
泰柬边境冲突根植于长期历史争议与国内民族主义政治,在经济和旅游领域造成对称但不均衡的影响:泰国面临货币贬值、投资信心流失与游客撤离的压力;
柬埔寨则遭受更严重的劳动力中断、边境产业链断裂与旅游重创。
尽管东盟已呼吁停火,国际社会亦提出对话机制与联合开发(如共管旅游区)等解决方案,但各自国内政治压力使谈判难度加大。
如果冲突无法及时化解,其经济与旅游后果将呈区域性扩散趋势,对整个东南亚互联增长格局构成实质性挑战。
专家呼吁:此刻是检验东盟多边协调力与地区和平机制有效性的关键时刻——唯有对话、共建与制度创新,才能真正缓解冲突代价、守护发展红利。
出品单位:全球资源网国际智库联盟办公室
策划统筹:全球资源网国际运营中心
顾问支持:全息元宇宙联合会(总会)
微 信:QXYYZCEO
总策划部:全球华人记者联合会(总会)
支持单位:全球资源网国际书画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