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源网经济频道讯:一场关于“风险回落”的全球连锁反应。美国参议院以 60:40 推进临时拨款案,为联邦政府提供运行资金至明年 1 月 30 日。尽管法案尚未完全通过,但市场将此视为本轮美国历史最长停摆的首次“关键松动”,全球资产价格随即出现同步反弹:纳斯达克涨 1.27%,标普涨 0.74%,欧洲与亚洲市场普涨,美元企稳,美债收益率上升,黄金、石油等风险资产全面走强。
这一切的核心不是“利好出现”,而是 “最坏情况看似被阻断”。美国政府停摆并非单纯政治事件,而是全球金融体系的隐性系统风险:美元是全球储备货币,美国国债是世界最大安全资产,美国政府数据是全球央行与机构模型的算法基准,美国监管体系影响航运、食品、药品、移民、供应链。停摆时间越长,不确定性越积累,全球风险溢价就越高。
因此,只要出现“停摆进程可逆转”的信号,市场就会自动进入“风险回补模式”:避险资产被抛售(美债收益率上升)、风险资产获得流入(美股与大宗商品上涨)、美元从强势转为稳定,全球资金重新回到可预测区间。这不是乐观,是 “系统性恐慌消散”。
从经济层面看,停摆若继续,破坏的是真实经济——超过 200 万联邦雇员停薪、消费下滑、航管与药监等公共服务暂停、GDP 与通胀等数据无法正常发布、政府合同付款中断影响科研与制造链条。更关键的是,美联储在缺乏数据的情况下难以判断利率路径,可能出现“误判经济硬着陆”的风险。
因此,本轮市场反弹,实质是:
停摆造成的政治不确定性下降 → 美联储政策不确定性下降 → 全球资产定价的不确定性下降。
从全球层面看,这一缓和信号带来不同影响:
亚洲:科技股与出口链条受益,人民币压力减轻。
欧洲:跟随性反弹,但能源价格波动仍是隐忧。
中东:油价回升改善财政,主权基金投资更积极。
新兴市场:融资压力缓解,大宗商品出口国短期受益。
需要强调的是:
停摆并未真正结束,美国财政结构性风险仍在。
美国赤字高企、国债利息超过国防预算、债务结构短债化、大选年政治极化——这些深层问题依然会周期性推高全球风险溢价。
一句话总结:
全球市场反弹的,不是美国政治恢复稳定,而是“系统性不确定性暂时停止恶化”。
未来 3 个月,美国财政与政治仍将是全球金融波动的最大风险源。
出品:全球资源网国际运营中心
(加入全球华人记者联合会 成为会员 请注册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