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人民日报 一些领导干部在网络舆论前当“叶公”

   2016-05-26 凤凰网35900
核心提示:全球报道:人民日报 一些领导干部在网络舆论前当“叶公”原标题:习惯在“玻璃房”中工作(人民论坛)“深淘滩,低作堰”,坐落在

全球报道:人民日报 一些领导干部在网络舆论前当“叶公”

原标题:习惯在“玻璃房”中工作(人民论坛)

“深淘滩,低作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都江堰,之所以历时两千余年仍能发挥防洪、灌溉作用,秘诀就在于这六个字。“深淘滩”是说深挖内江江底泥沙,保证水量以作灌溉之用;“低作堰”是说飞沙堰堰顶不可修得太高,以免水量大时泄洪不畅。这六个字,于网络舆论生态亦有启示。

早年间一本叫《数字化生存》的书预测,数字化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更决定我们的生存。的确,从交友娱乐、共享经济,到信息传播、意见表达,互联网正成为很多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技术进步也深刻改变着舆论格局,意见上网成为公众习惯,网络舆论监督成为监督新形态。在这样的情势下,对领导干部来说,“深淘滩”,意味着热忱欢迎、积极采纳网络民意;“低作堰”则意味着筑牢法治的底线堤坝,依法治理虚假、诈骗、恐怖、色情、暴力等有害信息。惟其如此,方能让奔腾的网络舆论水流,化作滋润千里沃野的甘霖。

然而,当网络生存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大势时,不少领导干部还没有准备好。尤其是面对网络舆论,一些人可谓心态复杂。或是当“叶公”,嘴上欢迎,内心里害怕;或是当“鸵鸟”,以为不上网、不关注就太平无事;或是当“灭火队”,发现于自己不利的信息便想方设法去灭火。这表明,一些领导干部还缺乏一种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网络舆论,还不太习惯在形如“玻璃房”的互联网时代中开展工作,至于与网民开展良性沟通互动,通过网络走好群众路线,更是无主意、没办法。2014年一份“当下官员最怕什么”的调查显示,“被媒体、网络关注”以超过半数的得票高居第二位。在网络社会,如果一厢情愿地把自己隔绝在互联网之外,那就像一位企业家所说的,“与你擦肩而过的不仅是机会,而是整整一个时代”。

面对网络舆论,关键就是要有包容心与承受力。必须看到,群众意见可能五花八门,网民看法可能各有千秋,我们不能要求大家对所有问题都看得那么准、说得那么对。有些时候,群众可能有牢骚与怨气,不可能都是和风细雨、和颜悦色。因此,对网上那些出于善意的批评,不论是和风细雨的还是忠言逆耳的,我们都应当欢迎并汲取。即使一些意见和批评有偏差,甚至不正确,也要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宽容。古人讲“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勇于从自身找原因,勇于正视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方能用行动的力量说服人,用人格的力量感动人。

毛泽东同志说过:“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无论什么时候,共产党人都应有这样容人、容事、容言的气度与雅量。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qqzyw999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