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24日电 记者近期深入东北多地采访发现,一边是众多“一无有效资产、二无生产经营活动、三无偿债能力”的壳企业“活不起”也“死不成”,一边是压负在国企身上的大量社会职能仍然分不开,部分国企存在的诸多历史包袱和现实难题,已成为发展的“拦路虎”、改革的“硬骨头”。
“壳企业”数量不少
在东北三省,“壳企业”数量不少。这些企业要么由基层政府管理,每年拨付一笔财政资金给职工发放救助款,补齐社保费用;要么由尚有生产经营能力的大型国企背着,企业有利润时吃利润,无利润时吃资产。
辽宁省国资委的一份资料显示,全省目前仍保留的国有“壳企业”为830户,它们一无有效资产、二无生产经营活动、三无偿债能力,只留下人员和债务包袱。这些企业涉及职工16.5万人,而其拖欠各类债务的具体数额,则无从统计。
沈阳市铁西区企业管理服务中心下辖数十家“僵尸企业”,中心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问,规模庞大的职工群体如何安置?企业拖欠的巨额债务如何补偿?这些问题不解决,“壳企业”就不能轻易破产退出市场。
总部位于沈阳市的北方重工集团,即将引入管理经验丰富的中国建材集团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却由于背负十几家“壳企业”和沉重的离退休职工管理任务,混改推进缓慢。集团副总经理苏学祥无奈地说,公司现在就像二婚女子拖家带口改嫁,谁碰到都会犹豫再三、仔细斟酌。
记者了解到,一些地方官员仍然对以“放手”为重要特征的国企改革感到不适应。吉林省四平市一位政府官员告诉记者,全市竞争性国企已经改制得一家不剩了,而政府对民营企业又说了不算,“这让我们在搞经济、调结构时没有了抓手”。
推进“混改”难度不小
混合所有制是新一轮国企改革的重要方式,在国企主要布局于重化工业的东北三省,推进“混改”难度不小,其中既有困惑也有顾虑。
辽宁紫竹集团是一家以开发、加工钢铁高科技产品为主,年产值近50亿元的大型民营企业。谈起对国企混改的态度,董事长洪海直言“不能轻易参与”。“这轮改革剩下的都是大型国企,体量大、资产额高,民企大多没有实力控股;如果没有话语权,以国有企业现在的经营管理机制,我们的钱投进去很可能打水漂。”他说。
这一困惑在东北民营企业中颇具代表性。相对东北体量庞大的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民营企业家普遍害怕参与混改只能充当小股东,难以形成有效的股权制衡,对完善国企决策和管理机制作用不大。也有人认为,东北重点行业多被央企垄断,民营资本虽能进入某些领域,但整个产业链的垄断壁垒不破,民资仍难免处于弱势地位。
与此同时,国有企业对产权混合也有顾虑。为整合大连特钢、抚顺特钢和齐齐哈尔北满钢铁而成立的东北特钢集团,是辽宁推进国企改革的试点企业之一。记者前往该公司采访了解到,企业在人事、薪酬、干部的“三项制度”改革上探索出了一套经验,但产权混合的成功探索并不多。
专家建议,可以将大型国企进行分解,将不同业务单元拿出来混合。同时推进员工持股,形成多元股权的相互制衡局面。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王建宙提出,混改对企业治理机制的市场化提出更高要求,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资本运行效率,才能化解外部资本参与混合的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