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家 » 全球微播 » 正文

全球微博:梁好 该对9岁“高考神童”理性看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6-10  来源:凤凰网
核心提示:将超常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提并论,并作为励志的榜样与样本,有失教育规律,更有失教育的公平。每年的高考都是媒体和社会议论的热点

将超常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提并论,并作为励志的榜样与样本,有失教育规律,更有失教育的公平。

每年的高考都是媒体和社会议论的热点,今年,一则9岁女孩参加高考的新闻让网友目瞪口呆:6月7日高考第一天,商丘市第二高级中学考点迎来一位特殊的考生——9岁女孩张易文。1.3米的身高,瘦小的身材,她的出现让考生和家长惊叹不已,一时间9岁女孩被称赞为“小神童”。

心理学上的超常儿童通常主要是指智能明显超过同年龄儿童一般发展水平的儿童,也指很早就表现出音乐、书法、绘画等方面杰出的特殊才能的儿童。从媒体报道来看今年参加高考的9岁女孩张易文应当是位“神童”,亦即超常儿童,对此,不仅源于女孩子优良的家教,源于孩子学习的努力,更源于女孩自身的智能上的特殊性。

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超常儿童的出现并非偶然,这遵从遗传学的规律,是家庭的基因,更是个体的特质使然。对此,社会应当理性看待,完全没有必要过度地拔高,一味地热捧。将超常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提并论,并作为励志的榜样与样本,有失教育规律,更有失教育的公平。特别是在当下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每一位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教育的过度拔高与提前,早已让本该玩耍的孩子失去了童年的幸福,繁重的学习压力,硬性的学习任务已经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现如今,9岁“神童”参加高考,又会引起多少家长的过度焦虑,如若不顾孩子实际状况地效而仿之,又将给予孩子多大的负担?

客观地对待“神童”,理性地对待差异,不无度地夸大教育的作用,对于参加高考的“神童”予以准确的定位,不人为拔高,亦不过度宣扬。这不仅是对其他孩子负责,更是对“神童”本身负责。

在我国,超常儿童教育没有纳入特殊教育体系,对于“神童”的教育,大多是家长的自我教育行为,而因为教育方法不当,极有可能导致神童的没落,甚至毁灭。“神童”的教育是项系统的工程,既要针对其特长与个性,又要遵从儿童的一般身心发展规律;既要注重“神童”的学业教育,更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如若一味地追求学业的突飞猛进、学历的过度拔高,而无视孩子的成长,则极有可能使“神童”误入歧途。

因而,对于“高考神童”,家长以及社会都必要保持足够的理性。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