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的中国,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发展阶段,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站在这一历史方位上,审视中国军事航空的百年起落沉浮,考察空军建设发展当下面临的时代需求,思考空军与国家命运的内在联系,不能不符合历史逻辑地提出一个宏大的时代命题: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力建设世界一流空军。
从一架飞机到一个军种
1903年12月17日,美国人莱特兄弟成功试飞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由此开启航空时代。莱特兄弟制造飞机,在直观层面上看,仅仅是个人的一次科学发明。但是,这一小事件植根于20世纪人类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背景和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社会背景之下,因而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发展价值。
作为技术革命成果的飞机,从一诞生就融入到世界大变革进程中,成为创新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改变世界面貌的重要力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一系列局部战争中,以飞机为作战工具的新兴军种空军,全面、深度参与各项战事,对战争进程和结局发挥了重要的甚至是主导性的作用。
中国军事航空,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而且自始至终与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息息相关。
1909年9月23日,在莱特兄弟发明飞机6年后,旅美华侨冯如,在美国奥克兰市郊区派德蒙特山丘,成功试飞自己制造的中国第一架飞机,一举将中国带入航空时代。
两年后,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革命党先后成立武昌都督府航空队、华侨革命飞机团、广东军政府飞机队和沪军都督府航空队,将飞机运用于推翻清政府的革命战争之中。
辛亥革命之后,中国陷入军阀混战乱局,各地方军阀纷纷成立“空军”,把空军当成了争地夺权的工具。20年代末,民国政府收编各地方空军,组建统一的中国空军,在随后的20多年里,相继运用于国共内战和抗日战争。
致力于民族复兴事业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推翻国内反动统治、抵御外来侵略的革命斗争中,敏锐地将目光投向了天空。虽然没有条件组建空军,但在建党不久,就着手培养自己的航空人才。从1925年开始,先后派人进入广州军事飞行学校、盛世才的新疆航空训练班学习航空,并于1941年成立了延安军委航空学校。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3月,成立“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培养出一大批空军的“种子”,为建立人民空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正式成立,中国终于拥有了真正属于人民的军事航空力量。
从1949年至今,人民空军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战斗中锻炼成长,迅速发展成为一支世界瞩目的现代空中力量,在抗美援朝、国土防空、入闽作战、中南地区反擦边窜扰、援越抗美等斗争中,取得了击落敌机1474架、击伤2344架的骄人战绩,为解放沿海岛屿、捍卫人民政权、保卫祖国领空,为支援社会主义建设、完成抢险救灾等重大任务,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回溯中国军事航空演变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军事航空的发展,虽然规模和影响力远不及同时代的西方国家,但它始终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的社会进步、民族解放紧密关联。
三大变局提出三个战略需求
当下的世界,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变局。
中国在变。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将加速由发展中大国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转变。国家由大而强,意味着国家利益的体量更大、种类更全、分布更广、标准更高,要求空军在更高的层面上定位职能和使命。
世界格局在变。新兴国家力量迅速崛起,西强东弱、北强南弱的传统世界版图正在被改变,世界力量加速重组,崛起国与守成国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大国博弈重现世界舞台,成为空军战略运用新的战略指向。
技术在变。新质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新生物技术等呈“井喷”式涌现,空天领域军事革命以“软硬一体”的新格局深化推进,空天武器装备加速换代,空天信息网络加速升级,空天战场日益融为一体,要求空军加快重构力量形态、创新作战样式,形成新质空天作战能力。
三个“变”,对建设世界一流空军提出三个战略需求。
第一,以高制高,遂行空天战略防卫,维护国家空天安全。
在由大而强的进程中,中国正面临日益增长的空天威胁。某些西方大国,提出了由公海、公海上空、太空、网络空间组成的“全球公域”概念,确立了“保持进入全球公域,促进全球公域安全,确保可持续地使用全球公域资源”的战略目标,意欲掌控空天霸权。同时,推出“亚太再平衡”战略,宣布将60%的海空力量部署到亚太,加紧研发舰载隐身无人攻击机、X-51高超声速临近空间巡航导弹、第五代作战飞机、新一代远程轰炸机、激光防空武器……持续加强空天侦察监视,对东亚大陆构成全方位空天遏制。亚太其他一些国家和集团,也在加快发展空天力量,不断加强空天作战准备。
总体判断,崛起中的中国,正面临由新一代作战飞机、新型弹道导弹、临近空间武器、航天武器和跨大气层武器构成的“五位一体”空天威胁,承应着多对手、多方向、多方式、全时域、全频谱、全疆覆盖、全维辐射的空天战略压力,国家政权体系、生产体系、信息体系、交通体系、能源体系、军事体系、生活保障体系等,均潜藏着被摧毁瘫痪的危险,国家安危,已高度系于空天。这一形势,迫切要求建设世界一流空军,有力抗御来自顶部的威胁,坚决捍卫领空主权,积极维护空天合法权益,有效制衡空天霸权,构筑坚强有力的高位安全屏障。
第二,以高制低,提供空天战略支撑,跨域维护国家陆海安全。
空军,天然是跨域作战力量,活动在空中,但功能向陆地和海洋辐射。
在中国由大而强的进程中,某些国家对我领海和海上权益的侵犯呈上升趋势,海上权益争端持续升温,维护我领海主权和海上权益完整,成为我军新的重要使命。
但是,海上维权,目标体在海上,力量运用重心在空中。西方大国和周边某些国家,装备着大量制海作战飞机和反潜飞机,拥有强大的以空制海能力。未来与各类对手无论是和平时期的较量还是战时的武力对抗,制胜的砝码,都在空中。陆海权益竞争加速立体化的新形势,迫切要求建设世界一流空军,发挥依陆向海地缘优势,占据空天制高点,有力抗御来自陆地和海上的威胁,坚决捍卫领土领海主权,积极维护海上合法权益,有效制衡陆海霸权,构筑坚强有力的陆海安全屏障。
第三,以高拓远,实施空天战略拓展,广域保障国家权益“走出去”。
大国之大,不仅在于体量之大,更在于其利益、权力、责任、力量的分布空间之大,因而赋予大国军队“走出去”的天然使命。
在空军诞生之前的数千年里,历史上的大国遂行“走出去”,一靠海军,二靠陆军,尤以海军为主,其模式是“平面拓远”。空军诞生之后,依靠其远域迅达、高位瞰制、敏捷反应、致命毁伤、全域通用等特殊优长,立刻成为大国军队“走出去”的重要工具,被大量、频繁运用于海外作战,开创了“以高拓远”的新型“走出去”模式。
由大而强的中国,人员、资产、资金不断向海外拓展,对国外市场、能源、交通线的依存度持续提高,同时,面临的海外侵害和威胁也日益增多,国家安全和发展与地区乃至世界日益紧密地连为一体,保障国家利益拓展,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成为我军新的重要使命。这一形势,迫切要求建设世界一流空军,稳步“飞出去”,依托空天投送国家意志、力量和影响,有力抗御对国家海外利益及人类共同利益的威胁,坚决捍卫国家海外合法权益,积极履行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的大国责任,构筑坚强有力的广域安全屏障,拓宽大国责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