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三无"或"五保"老人也可进敬老院

   2014-01-18 3210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新华网作者:从2014年开始,我市将开展敬老院社会化养老转型服务试点工作。建立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

文章来源:新华网 作者:
 

    从2014年开始,我市将开展敬老院社会化养老转型服务试点工作。建立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

    据介绍,全市60岁以上人口已逾50万人。其中农村五保对象22029人,集中供养18083人,分散供养3946人,这些集中供养的老人全部是安排在各种养老机构。此次敬老院转型服务试点,就是要结合敬老院新建、改扩建和全省新一轮改造提升工程,改善敬老院养老环境,完善敬老院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利用两年时间,力争使全市农村敬老院转型服务覆盖面达到30%以上,新增社会养老床位共2000张,全市农村敬老院转型服务床位总数达到2.2万张。

    此次敬老院转型服务试点,在建设规划方式上已确定以下几种形式,来逐渐适应社会养老的需要:凡新建的敬老院,在规划五保供养对象居住楼的同时,要规划社会养老楼、代养楼等,接收社会养老人员。社会代养楼要与五保供养区划分开单独建,面积在300平方米左右,可安排不少于20位代养老人居住;对现有敬老院院区面积较大,有空间的地方可另建一栋300平方米左右的代养楼;对现有敬老院空房较多的做好调剂安排,划定一个专门社会养老区,接纳社会养老人员。

    试点敬老院规划建设社会养老楼,社会代养楼等,按照“三个一”的方式筹集资金,即:敬老院所在地政府承担三分之一,县级民政部门在福利彩票公益金中资助三分之一,工程建设和改造完成经验收后市级以上政府资助三分之一。

    敬老院转型服务试点重点是社会化养老,意味着敬老院不再是只有“三无”、“五保”老人,符合条件、愿意进养老机构的社会各类老人,都可以向民政部门咨询或提出申请,进入敬老院。乡镇敬老院和民政所工作人员,已着手准备对辖区内空巢、高龄、独居等各类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和服务需求进行调查。在元旦和春节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之时,进行养老服务宣传和调查摸底,建立养老对象备案名册。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hccm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