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1年1月“黑丝带”横空出世,到2014年1月变身“银河战舰”,再到2015年底“黄金甲”现身,中国第五代隐形战斗机歼-20多变的涂装就如“百变金刚”。而在最近,歼-20又换了一张国际化的新面孔。
据美国《大众科学》月刊7月13日报道,根据内地网站流传的照片,一架试飞中的歼-20换上灰色新涂装,机头四个数字的试飞编号消失,机翼上红黄色空军机徽变为灰色低可视化涂装。坊间普遍认为,这是歼-20列装中国空军的正式涂装。
美媒称,7月成飞小批量生产了4架歼-20,还有8架原型机在测试,可能在2017-2018年向中国空军交付12架歼-20,具备初步作战能力。
而在7月4日央视四套《今日关注》中,尹卓海军少将表示歼-20可能已经试列装了,7月12日钱报智库、军事评论家宋忠平在微博上透露“歼-20已经批量生产服役”,非常振奋人心。
八一空军机徽不再是鲜艳的红黄色
低可视度涂装让战机在格斗中“保持低调”
通体上下灰蒙蒙、各种图案与周边反差很小的低可视度涂装,是本世纪初由美国海军在F-14舰载战机上首次应用,后来美国各大军种广泛采用。
国防科普作家、空军航空杂志社副编审傅前哨透露,歼-20采用浅色机徽是为了视觉隐身。“低可视度涂装可以让飞机在光污染严重的环境下,恰到好处地融入到作战背景中,显著提高战机的生存几率。”据傅前哨介绍,采用传统红黄双色的八一空军机徽,鲜艳的色彩很容易从远处被发现。
“到五代机时代,由于双方战机都隐身,发生近距离格斗的可能性陡然上升,经常需要飞行员左顾右盼目视索敌,所以视觉隐身效果就很重要了。”
新歼-20垂直尾翼的边缘采用更浅的灰色,傅前哨解释道:“搞美术的人知道,如果都是同样的颜色,阳光照射会使边缘处显得更深,那么在四周涂上点浅色,使得反差不明显。”从这个精雕细琢的细节中,足可见成飞的科研团队的“工匠精神”,把全部心血倾注到这款镇国利器中。
小批量列装后将摸索五代机“独门秘籍”
“A射B导”体系作战模式带来巨大挑战
“研发一架战机,首先是论证,然后是确定战术技术指标,再进行设计、技术冻结,再发图给工厂制造原型机,然后试飞,先是工厂试飞,然后进入国家试飞中心进行设计定型试飞,试飞中对发现的问题随时调整,没有问题、达到性能指标了,就可以交付部队了。”宋忠平对记者解释说,“中国空军的习惯是,先小批量生产一批尽快列装空军,通过异型机对抗来摸索新机的战术,编写战术大纲,可能根据部队反馈的情况进一步修改、完善技术状态,再实现生产定型,然后投入大批量生产。”这也被称为“部队试飞”。
作为重型五代隐身战机,相对于现役战机的技术跨度巨大,作战模式也很不一样。如何才能完全发挥出歼-20的巨大潜能,是对空军部队的大挑战。国防科普作家张明认为,“电磁静默的隐身战机凭借预警机发来的目标指示,发射导弹攻击敌军目标,这种‘A射B导’将成为体系作战的常用模式。”飞惯了歼-10、歼-11的我军飞行员以及空军指挥体系,都要经历一个适应过程。
“鹘鹰”进度缓慢前景不明
歼-20有望一统中国五代机“江湖”
中国的另一款五代机——沈飞的FC-31“鹘鹰”目前进度远远落后于歼-20,其修改了主翼和垂尾的2.0版本虽已公开展出了模型,却没有试飞的消息传来。
评论界流传着一种说法:五代机不可能是中型机,而必然是重型机,因为在隐形状态下弹药和燃油都要藏在机体内,只有重型机才塞得进。因此“鹘鹰”前途不大,很可能歼-20作为我国的五代战斗机“一统江湖”。
张明认可这一观点。“中国空军可能只会装备歼-20一种制空型隐身战斗机,另一个主要项目就是隐身轰炸机。歼-16重型多用途战机用来挂载大量弹药,进行对地对海打击。”在他看来,未来中国空军战术上和美国空军相近——隐身机“踹门”,其他飞机“扫尾”。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踹门”的重担,必将交给歼-20。宋忠平认为,除了争夺制空权,歼-20还能执行撕开对方防空网、打击C4ISR信息节点、狙杀预警机和加油机、对空远程截击、打击航母战斗群等各种凶险无比的关键性任务。据他推测,歼-20的产量应会达到200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