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家 » 全球头条 » 正文

全球观察:张云 强力制裁解决不了朝鲜困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9-09  来源:凤凰网
核心提示:纵横天下8月24日,朝鲜潜艇发射弹道导弹首次成功,朝鲜半岛局势进一步紧张。进入2016年,朝鲜核问题持续发酵,1月进行了首次氢

纵横天下

8月24日,朝鲜潜艇发射弹道导弹首次成功,朝鲜半岛局势进一步紧张。进入2016年,朝鲜核问题持续发酵,1月进行了首次氢弹试验,随后再次利用弹道导弹技术发射卫星,导致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美国国会上下两院都已经通过单独制裁朝鲜的法案,韩国也提出要进行超过预想的强力制裁,日本也已经开始了超乎以往的限制向朝鲜汇款等制裁措施。

8月初朝鲜导弹碎片还首次落入日本秋田县附近专属经济区,美日在联合国动议强烈谴责朝鲜决议,中国主张对话和谈判解决没有同意发表新的谴责案。8月17日,朝鲜外交部针对美国决定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弹系统后,战略轰炸机部署到关岛表示将强化“核宝剑”,以应对美国核威慑。

朝鲜问题越来越体现了两大困境,第一,多年制裁不仅没有让朝鲜就范相反增加朝鲜核武装决心;第二,美日等国认为制裁效果不佳,是因为同朝鲜经济关系最为密切的中国没有采取强力措施,这又让六方会谈机制中的大国之间互信锐减。朝鲜困境究竟应该怎么办?

集中打击朝鲜执政层的“巧制裁”效果有限

越南战争的巨大伤亡,让美国外交中利用其世界经济霸主地位采取经济手段达到外交目的(economic statecraft)的倾向日益明显。过去几十年,美国经济制裁的形式也处于演进之中,最初美国采取全面制裁的手段,即对制裁对象国全面断绝经济关系,不仅美国这样还让其盟国同步,比较明显的例子是海湾战争后,美国对萨达姆政府的全面制裁。但事实证明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没有让萨达姆就范,相反全面制裁导致伊拉克平民生活困苦,缺医少药,同伊拉克有经济交往的国家怨声载道。

面对全面制裁带来的道德上的质疑以及打击执政者效果有限的批评,进入21世纪后美国开始提出“巧制裁”(smart sanction),其核心是集中打击对象国的执政精英层,减少对民众和其他国家经济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利用美国的金融霸权地位对被制裁国进行定点金融制裁;第二对执政者和亲信,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开发人员,以及他们的家属实行国际旅行限制。在朝鲜问题上,美国认为只要中国也这样做就会有效果,然而情况并不那么直线化。

首先看金融制裁,《日本经济新闻》1月9日报道的韩国国立外交院的分析指出,朝鲜国内生产总值中贸易的比重仅为13%至27%,而世界160个国家都在30%以上,这说明朝鲜经济贸易依存率很低,而且基本上游离于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之外。尽管中朝贸易占朝鲜贸易额90%,据该分析很大部分属于现金交易,也就是说就算中国进行更强力金融制裁影响也有限。

再看,限制或者禁止执政集团的国际旅行,朝鲜的政治精英集团早已经习惯了孤立不出国的生活,例如最高领导人金正恩执政后一次都没有离开过朝鲜,金正日执政期间出国访问也基本局限于中国和俄罗斯,对于已经习惯于孤立的国度,禁止他们出国基本上意义不大。

美国式直线型制裁逻辑的问题

问题不在于因为制裁没有效果就否定裁定其作为有效外交手段的地位,关键在于美国式的“强制裁-强效果”的直线型思维,无法帮助我们理解朝鲜强硬的对外行为(external behavior)和内部动因(internal dynamics)。尽管朝鲜内部信息非常有限,但我们还是可以设想以下场景。

首先,美国的更强力制裁逻辑之一是通过致命性制裁造成对象国家统治阶层重创,从而失去继续对抗的意志和能力,最后达到制裁者所希望局面的出现。看上去这个逻辑有道理,但是这是建立在基本无视被制裁者内部动态的基础上。可以设想到,强力制裁后被制裁者内部可能会出现几种情况,第一种屈服;第二种观望,这两种情况在朝鲜案例中都没有发生,相反强力制裁却带来了更强力反弹。

由于强力追加制裁是在前一轮制裁无效情况下实施的,也就是说被制裁方决策者们已经在前一轮互动中作出了反抗决定,如果在新一轮制裁中轻易屈服等于默认了上一次决策的失败,将会处于对内被问责的困境。此时,强硬派会认为正因为反抗不够强硬才会招致进一步制裁,这就是朝鲜所说的以超强硬对抗强硬的政策。

事实上,面对强力制裁,被制裁者的决策者处于困境之中,特别像朝鲜目前领导人这样年轻缺少权威情况下,如果后退将不仅会被看成是过去决策失败,而且对屈服后是否会得到好的结果没有把握,一旦屈服后美国或者其盟国反朝言行出现,就会让他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从他的立场和平壤内部政治生态逻辑分析的话,他宁愿采取强硬办法对应强力制裁也不会屈服,这至少从内部来说是安全的。

第二,美国的更强力制裁逻辑之二是朝鲜内部发生革命,政权内部高层叛乱,甚至出现暗杀最高领导人从而达到政权更替目的。强力制裁的心理结果是进一步强化朝鲜的孤立感和内部强化管制对外继续强硬的想法。孤立感会让统治者强化对内部不忠者的怀疑,外压可以更有利于他们集中国内资源强化集权统治。

强力制裁的重要政治信号在于相信被制裁者已经被希望或者预设将下台,如果中国按照美国及其盟国的步伐强力制裁朝鲜,将会给平壤送去北京已经转向了希望朝鲜现政府下台的强烈信号,这会给平壤内部强硬势力送去弹药,让平壤内部逻辑趋于走向彻底的孤立,这时候金正恩决策余地也就会越来越小,强力制裁结果将与初衷相悖。

金正恩是一个非理性统治者吗?

美国看待朝鲜问题的逻辑起点在于 “金正恩是一个非理性的暴君”,统治着一个“即将崩溃的国家”。面对其不断升级的挑衅行为,美国的看法似乎有些道理,但由于外界对朝鲜的信息非常有限,这样的假设的真实性并无法得到验证,如果这些假设有偏差,那么在此基础上的决策就会错误。

首先,对于金正恩来说安全威胁主要在内部,而内部威胁主要可能也不是不少专家所猜测的那样担心权力斗争,导致其安全受到威胁,而很可能主要源于路线斗争。从金正日执政后期和金正恩执政以后,我们实际可以看出他们都已经认识到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的必然性和必要性,问题在于冷战后20多年形成的外部安全威胁巨大,必须时刻备战的内部逻辑严重束缚了朝鲜,某种程度上已经被内化到治理机制之中。朝鲜的转型的困难正是在于这种观念和逻辑的变化,而不是政府变了就会万事大吉,更不是靠强力制裁就能解决那么简单。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朝鲜内部精英层中肯定有一部分人清楚认识到必须走改革发展经济的道路,甚至可能包括金正恩本人在内。现在的问题是他们需要时间转型,需要在稳定和可控的状态下进行转型,所以我们才会看到他们发出相互矛盾的信号,或者走一步退两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不能放弃朝鲜,这不是一般所说的为了自己的私利为了朝鲜半岛不统一,或者不被美国全部控制,以及难民潮的难题等,而是要努力帮助朝鲜实现软着陆和转型。

缅甸转型,很多人说是美国制裁的结果,我觉得功劳还在于东盟(亚细安),东盟锲而不舍的接触政策让军政府有机会接触外部,改变了他们逻辑,实现了和平转型。东北亚的安全焦点在朝鲜问题上,中国要继续扮演东盟在缅甸问题上的角色,继续接触政策,而且要加大接触的艺术和水平。

第二,朝鲜发展核武装的外部逻辑还是根源于自身的不安全感。对于朝鲜来说,他们看得很清楚,发展核武器有外部安全威胁,不发展核武器同样有遭受美国打击的危险,伊拉克的萨达姆,利比亚的卡扎非都曾被美国认为发展核武器,他们要么被消灭,要么投诚后被西方抛弃,相反坚持强硬到底,反而从抵御外部安全威胁来说似乎更加保险。

以色列、印度发展核武都受到到过美国责难,但都没有受到惩罚。古巴正因为在冷战中冒被核打击的亡国危险,让苏联部署核导弹(尽管苏联最终撤回了导弹结束危机)展示其宁死抗争的决心,才使得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在美国的鼻子底下一直存在至今。

战后美国主导的核不扩散体制并没有阻止核扩散的事实,更一步坚定了朝鲜走向核武的决心,这就要求中国在朝鲜问题上不仅要施压朝鲜,更要施压美国共同为全球核管理机制的更新和完善共同努力,最近奥巴马提出美国可能采取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建议就是一个值得鼓励的信号。

经济制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传递信息,过度制裁就会让被制裁者的恐惧超过恐惧的上限,相反不再恐惧,这时候制裁的威慑力也就失去了。朝鲜问题解决的办法最终需要靠其内部逻辑的变化,而外部安全环境的改善包括合理的核不扩散机制完善才能便利国内转型。

 

作者是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副教授

目前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访问学者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朝鲜内部精英层中肯定有一部分人清楚认识到必须走改革发展经济的道路,甚至可能包括金正恩本人在内。现在的问题是他们需要时间转型,需要在稳定和可控的状态下进行转型。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