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10月3日,一篇《高铁上的洪荒之力,夹住了谁的手?》的微文在朋友圈流传,文章爆料:10月2日,在某班次高铁上,一女子伸手去高铁座椅缝隙取孩子遗落的玩具,结果手被卡住,女子拒绝列车机械师施救并拨打119,近半小时后,当地消防官兵赶到将其手臂取出,导致高铁在车站超停半个多小时。
手臂被座椅缝卡住,高铁机械师本就可以解决,却硬是让消防官兵前来施救,这是用违其才、资源浪费;因此耽误列车半个多小时,多列高铁入库检修计划被打乱,又构成了对其他乘客时间的占用,对公共秩序的侵扰,所谓“精致的利己主义”,莫过于此。
乘客在高铁上遇到麻烦,高铁工作人员出手解决,这是基于合同的应有之义,甚至,为乘客人身安全计,在某些时候高铁付出再大的成本也应在所不惜。高铁有义务保证每一个乘客的人身安全。但如果乘客拒用低成本、高效率的方法舍近求远,甚至以颐指气使的态度维权,就是一种无理取闹了,不应该无原则退让。
本质上,女子让消防人员取出被卡住的手臂,且进行“模拟演练”,耽误列车运行半小时,是用一张车票的钱占用了其他乘客的资源,侵占了其他乘客的权益。这与在动车上吸烟影响他人健康、危害公共安全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一致的。升级版的动车吸烟处罚细则规定,动车上吸烟被罚两次,不能再购买动车票。也因此有人建议,类似该女子的“铁闹”行为,是否可以将其拉入高铁禁运黑名单,作为其扰乱正常高铁运行秩序的惩罚。
跟“机闹”一样,我国虽然已经是“高铁大国”,但乘客的规则意识与乘车素养,始终没有与之相匹配。所谓高铁大国进阶为高铁强国,任重而道远。
成熟的乘车文明,始终需要规则意识与公共理性来支撑。乘客可以伸张权利,但要有礼有节,不能胡搅蛮缠;铁路部门有义务回应乘客诉求,但应该对面临的状况作出合理评估并提供最恰当的解决方案。“黄金周”出行,每位乘客寻求的是难得的休闲生活,良好的乘车经历,需要乘客与铁路部门的良性互动来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