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人士拜谒南京中山陵

   2016-11-13 980
核心提示:2016-11-13 07:25:51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南京11月12日电 (记者 朱晓颖)南京中山陵圆形墓室中央,安放着孙中山汉白玉卧像。墓
2016-11-13 07:25: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南京11月12日电 (记者 朱晓颖)南京中山陵圆形墓室中央,安放着孙中山汉白玉卧像。墓室下方的紫铜棺内,孙中山先生在此长眠。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凭吊者200余人,静默肃穆,围绕着石栏,缓缓绕灵柩一周。

今年的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

南京,作为见证中山先生终结帝制、肇建共和之地,也是他生命终点的归宿地,在今年举办了诸多纪念活动缅怀先生。

当天,已入初冬的南京颇有寒意。上午,200余名各界人士在中山亲笔手书“博爱”坊前整理衣衫,9时整,启步谒陵。

依南京紫金山麓而建的中山陵,气势磅礴。孙中山遗体1929年奉安钟山。至今,偌大陵园保护完好。

博爱坊、陵门、碑亭、祭堂,沿山势中轴线上一字排开,空中俯瞰,似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

各界人士拾392级石阶,抵达祭堂。祭堂中央,伫立着孙中山汉白玉座像,中山先生手执长卷,目视前方。

此时,全体静默,肃立。各界人士向座像献花,行三鞠躬礼。走过先生手书“浩气长存”横额墓门,人们绕灵一周,凭吊瞻仰。

在孙中山诞辰日(11月12日)、忌日(3月12日)谒陵,是江苏省、南京市各界人士不成文的传统。谒陵人群中有很多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告诉记者,这个习惯坚持了30多年。

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徐鸣参加谒陵。他告诉记者,纵观孙中山一生,他推翻帝制、缔造共和,开创了新的时代;从祭堂四周遗著《建国大纲》,可见他心中抱有强盛民族屹于世界的宏图。当今海内外中华儿女,为民族复兴尽到一己之力,是对中山先生最好的告慰。(完)


(钱诗贵名人会馆编辑:伟红)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钱诗贵专用
    加关注0
  • 左书奇人 资深媒体人 国家一级书法家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