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绸子沙滩、银绸子水,谁不说咱沙湖美;塞上的风光、江南的景,人在沙湖不思归”。
碧水、金沙、芦苇、飞鸟、游鱼、远山、彩荷,沙湖的完美组合,让无数游人乐而忘归。
沙湖:渔湖里走出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7年,国家旅游局正式公布全国66家5A级旅游景区,宁夏沙湖旅游景区榜上有名。国家旅游局5A级景区评定验收组的一位领导这样评价沙湖:“短时间内在亘古荒原建设了一个环境优美、特色鲜明、功能齐备的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生态保护为一体的旅游胜地,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不能不让人钦佩。”
旅游胜地迷醉了游人,拓荒者更令人敬佩。沙湖,是一片燃烧创业激情的热土。时光倒回1990年前,这里还是宁夏农垦国营前进农场下属的一个渔湖。“夏天水汪汪,冬天白茫茫,风吹石头跑,遍地是蒿草”是沙湖当时的真实写照。
1991年6月19日,建设中的沙湖旅游区迎来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江泽民登高远眺,粗犷、雄浑的大漠,蜿蜒起伏的贺兰山,烟波浩渺的湖水,如诗如画的芦苇深深地打动了他,“真是个好地方,不来是要后悔的”,他无限深情地对随行人员说。游览结束后,江泽民欣然题写“沙湖”二字以示赞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沉寂多年的沙湖在拓荒人的奋斗下,一步步实现了华丽转身。
2007年,沙湖旅游区在全国首批旅游景区、景点质量等级评定中获得“5A级旅游景区”称号。
2010年,沙湖旅游区获得“中国十大魅力休闲旅游湖泊”称号。
2013年,沙湖旅游区获得“中国十大魅力湿地”称号。
2014年,沙湖旅游区获得“中国最具特色旅游目的地”称号。
2015年,“沙湖苇舟”评定为宁夏新十景、沙湖旅游区获得“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称号。
……
二十多年来,沙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始终贯穿着迎难而进、锐意进取的发展理念。见证这段发展史的老者这样吟诵:“回首贺兰格外亲,沙湖一片甚销魂。碧波大漠常依傍,芦荡青青鸟语频。图发展,献热忱,聊凭巧手转乾坤。月将日就容颜好,塞上明珠脱俗尘。”
宁夏旅游已经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沙湖景区也历经了28年的发展蜕变——湖水如海,柔沙似绸,天水一色,苇丛若画,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美丽富饶的宁夏平原上。
“沙湖的企业文化就是军垦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说起沙湖,绕不开“军垦”二字。沙湖旅游区原是银川平原西大滩的一片碟形洼地,早在公元407年就有了屯垦戍边的记录。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农建一师的5804名官兵,来到西大滩这块土地上,脚踏实地,艰苦创业,在这片“冬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风吹石头跑,遍地不长草”的盐碱白浆地上开荒造田,兴修水利,建屋造房,植树造林,创建了初具规模的国营前进农场,而沙湖的前身就是前进农场的一个鱼湖。沙湖景区的工作人员80%以上是老军垦的后代,他们继承和发扬着农垦精神,用辛勤和汗水把自己的家乡建设的更加美丽富饶。
沙湖景区的渔业技术员杨艳梅父母是老军垦,一家三代都在沙湖工作,年近50岁的她是由沙湖由小渔场变身5A级景区的见证人之一。1988年,从湖北省水产学校淡水养殖专业毕业的她被分配回家乡的沙湖渔场工作。“当时的沙湖渔场总共只有60来人,4排房子,但天蓝、云白、沙细、水清,风景特别美,一到冬天芦苇丛就像一簇簇鲜花般插在冰面上。因为在外地上学时去过一些旅游景区,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渔场这么美,要是能搞旅游就好了。”杨艳梅笑着回忆到。没想到,一年后,她默默埋藏在心里的这个想法成真了。1989年时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主席的白立忱在时任宁夏农垦局局长柳登旺的陪同下来沙湖视察,当他看到这里独特绝美的景色后,提出了将渔湖开发成旅游区的构想。自此,沙湖人开始了“放下铁锹搞旅游”的新征程。
不论搞什么,沙湖人骨子里的“农垦精神”始终没丢。用杨艳梅的话说就是,沙湖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肯奉献。自打开始搞旅游,不论是养鱼的、打鱼的、还是研究鱼的,全部都投身服务业,所有员工在做好自己的专职工作外,夏天搞景区旅游接待,冬天搞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家都把自己看作沙湖的创业者,领导干部以身作则起带头作用,遇到脏活累活自己先上阵,带动起了劳动氛围,员工凝聚力特别强,直到今天依然如此,一代又一代人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播撒在了沙湖这片土地上。
杨艳梅记得特别清楚,1995年5月3日,沙湖景区人特别多,那天风很大,游轮号游船准备带游客们返回时搁浅在了浅滩处,周围工作人员看到这个情况,二话不说,直接跳下湖中,硬是用人力将游船推到深水区,让马达有空间转动起来才上岸,游客们看到后纷纷站在船上鼓掌,对工作人员们表达感谢。
“我儿子前段时间一直在湖上割芦苇,这是沙湖员工每年冬天必做的一件事,本来分配给他的工作已经干完了,但是昨天领导给他打电话,说湖上还剩一点收尾工作,想让他们几个年轻人去处理了。我儿子一点都没犹豫就说,行,我去。我有些意外,问他为什么这么迅速肯定地答应了,他说,我爷爷是沙湖人,我爸妈也是沙湖人,如今到了我,也绝对不能给沙湖人丢脸。”杨艳梅说。“夏天旅游旺季的时候我经常去景区停车场帮忙收停车费,这些年看到来沙湖旅游的私家车越来越多,外地车越来越多,打心眼里高兴,这说明我们沙湖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了!碰到外地游客我特别愿意和他们交流,问问他们对沙湖有没有什么建议或意见,给他们对推荐几处宁夏的美景。”像杨艳梅一样,每一名沙湖人都欣然接受了沙湖的转变和自己的转变,都把自己定位成了一个义务旅游宣传员,向八方来客推介着沙湖,推介着宁夏。
“我们沙湖人的生活幸福指数特别高”
毕迎翔,1994年进入沙湖工作,在湖边捡过垃圾、开过游船,现在是沙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每天上午十点多,他都会在公司和宁夏农垦博物馆间绕一圈,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宁夏农垦博物馆中珍藏着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来沙湖考察的照片,记述着从苇荡鱼湖到5A级旅游景区的华丽转身。”说到这些,毕迎翔掩不住自豪和骄傲。“我参加工作的那一年,沙湖就被评为了‘全国35个王牌旅游景点’之一,这就是最高的荣誉。宁夏是一个地处西北的小省份,在很多方面可能都落后于发达省份,但是在旅游开发方面宁夏却走在全国的前列,沙湖却走在全国的前列。”
在沙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和宁夏农垦博物馆间的空地上,远远能看到一片楼房,那里就是很多沙湖人居住的地方。“我们的工资不算高,但我们沙湖人的生活幸福指数特别高,很多人就算有钱也不愿往周围的城市搬,我们住的地方虽然别人看起来觉得有些偏僻,但医院、学校、商场一应俱全,治安好,很包容,上班也方便,最重要的是我们这里天是蓝的、云是白的,我们是守着沙湖长大的,每天都能看到它,对我们来说就是幸运的。” 毕迎翔深情地说。
沙湖四季,景色各异。玩沙、戏水、观鸟、赏莲、游船、滑雪……每一个季节都能在这里找到不同的乐趣,对于沙湖人来说,沙湖景区早已深入他们的生活,就像一个家人一般,无论怎样都无法割舍。
“不到沙湖,就不算来到宁夏”,沙湖早已成为五湖四海的游客来宁夏旅游的首选之地。
“沙湖旅游发展是宁夏改革发展的缩影”
宁夏沙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志刚是这个大家庭的“班长”,多年的工作经历,练就了石志刚勇立潮头、奋勇向前的胆识和魄力。“沙湖旅游发展是宁夏改革发展的缩影,宁夏旅游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贯彻落实自治区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打造宁夏两个旅游目的地,在自治区全域旅游、大众旅游、智慧旅游新形势下,提高沙湖旅游整体发展水平,增强行业竞争能力;积极推进优化沙湖布局,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创新旅游业态,延伸旅游产业链。力求形成产业围绕生态旅游转、产品围绕文化旅游造、结构围绕市场旅游调、功能围绕大众旅游配、民生围绕创收旅游兴的新格局,力争率先在全区旅游行业实现全域旅游的目标。”石董事长说。
从一个年产值不到20万元的渔场,发展成为今天年产值3亿元的旅游企业;
从只有几十人的农场职工规模,发展到拥有今天的1200名旅游员工队伍;
沙湖年接待游客120万人次左右、直接旅游收入超过2亿元,带动周边相关产业发展累计实现收入近200亿元,直接、间接解决了上万人的就业问题,为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沙湖已经成为宁夏的一张靓丽名片。
回顾过去,成绩辉煌,沙湖人自豪骄傲;
展望未来,信心百倍,沙湖人意气风发。
沙湖人明白,
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才能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不断增添发展动力;
只有坚持创新探索,才能再次实现发展飞跃。
沙湖人牢记,
“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要始终将生态文明放在首位,绝对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要努力实现沙湖旅游的转型升级。
“从国际化着眼、产业化着手、休闲化着力”,目力提升沙湖旅游发展水平,以刚刚颁布的旅游十三五规划为动力,创新发展思路。
“推进产业融合,拓展新兴业态”,补齐短板,加速发展,以发展宁夏全域旅游为契机,迎接大众旅游新时代的到来。
“水绕沙丘天下绝”,是今日沙湖的写照,沙湖正舒展着生态文化的双翼,腾飞在塞上江南,翱翔于神奇宁夏,魅力四射,誉满华夏。沙湖旅游,将会迎来更辉煌的30年,继续抒写宁夏旅游的“新篇章”。
回首往昔,沙湖旅游一步步由蹒跚学步的婴儿成长为风姿诱人的少女;展望未来,沙湖旅游将以全域旅游为契机,以打造中国西部独具特色旅游目的地为目标,由单一传统的观光旅游向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的道路和方向上大踏步迈进。(宁夏新闻网记者 姜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