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讯 厉害的沈阳姑娘:让人类移植冷冻器官成为可能

   2017-03-04 沈阳晚报 沈阳网3400
核心提示: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组近日在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发表文章说,他们将硅壳包裹的氧化铁磁性纳米颗粒分散在保存组织的低温保护溶液中,使用无创电磁波激活这些纳米颗粒,让它们作为微型加热器以每分钟100℃至200℃的速度快速、均匀加热组织。这一加热速度比先前复温技术快10至100倍,大大提高了将冷冻器官用于人类移植的可能。论文有两名作者,其中一位就是咱沈阳的姑娘高哲。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组近日在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发表文章说,他们将硅壳包裹的氧化铁磁性纳米颗粒分散在保存组织的低温保护溶液中,使用无创电磁波激活这些纳米颗粒,让它们作为微型加热器以每分钟100℃至200℃的速度快速、均匀加热组织。这一加热速度比先前复温技术快10至100倍,大大提高了将冷冻器官用于人类移植的可能。论文有两名作者,其中一位就是咱沈阳的姑娘高哲。

目前可移植器官低温保存时间上限通常较短,如心脏一般要在4小时内移植到患者身上。在美国,每年有超过六成的器官,因超过这个时间,而被迫废弃。其中冷冻技术在30年前就有了,受制约的是复温技术。在此之前的复温技术只能给微小的细胞复温,若运用在大的组织器官上,在复温过程中组织会无法避免的破碎死掉浪费。

高哲所在的研究小组目前可以利用纳米粒子合成将细胞复温,计划下一步在啮齿动物器官上展开实验,希望在人类器官上获得成功。

虽然取得了如此引人瞩目的成就,可高哲说她并非是天生的“学霸”。“中考时没考好,没有考上省实验总校,当时是心中的一大遗憾。”高哲回忆说。但高哲是一个越挫越勇型的东北姑娘。高考时,如愿考入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吉林大学化学系。大学毕业时,高哲立志出国,拿到了6所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最后获得全额奖学金进入美国犹他大学,并且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得直接就读博士的资格。凭借对化学的热爱与钻研,短短5年半高哲就拿下了博士学位,在明尼苏达大学做讲师和纳米加热研究员,并加入到这项研究小组中。

对于今天取得的成就,高哲十分淡然,但她想通过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只要平时认真努力,普通人也会成功,获得成绩。

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 鲁思萌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