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庞背后的人,在主流政治和舆论的喧哗中被沉默,但是如果愤怒了,就会走出来,引发一场选举的革命。
今天的法国和去年的美国何其相似,主流媒体蔓延一个说法,甚或是一种威胁:如果勒庞获胜,那么法国和欧洲就等着灾难吧。
这个勒庞在距离4月23日法国大选不到一个月的时候正在不断逼近政坛的权力核心。欧洲人不相信她能上台,但自打英国“脱欧”公投和美国大选以来,人们意识到没有什么不可能。2002年的大选,法国政坛就发生了一场大地震。时任总理若斯潘败北,极右翼势力国民阵线领导人让-玛丽·勒庞和当时的总统希拉克进入第二轮。当结果计票公布,一些年轻姑娘不由哭泣,男人们则表情木然,若斯潘竞选总部的大厅里响起“打倒国民阵线!”“勒庞滚出法国!”等口号。
十多年过去,“勒庞”不仅没有滚开,反而成为法国总统最真实的争夺者。以至于整个欧洲开始准备后勒庞时代的B方案。只有一个重要的不同,2002年那是老勒庞(让-玛丽·勒庞),如今聚光灯下是她的女儿小勒庞(玛丽娜·勒庞),比她的父亲更有活力、更善于鼓动,更懂选举和政治。
极右翼、极端民粹主义,这样的概念人们不再陌生,勒庞领导的法国“国民阵线”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政党,1972年由让-玛丽·勒庞创建,当时法国民众对这个强烈反对外来移民的极右政党很不感冒。到1986年,“国民阵线”在577个法国国民议会席位中获得53席。今年,根据最新民调,在第一轮投票中,中间派独立候选人马克龙、玛丽娜·勒庞和右翼共和党候选人菲永所获支持率分别为25.5%、25%和17.5%。到第二轮,马克龙预计将拉大同勒庞的距离,赢得大选。不过,也有媒体反复警告,不能排除这是主流舆论的一种美好“臆想”,因为在勒庞的背后是一群沉默而坚定的支持者,以及一个越来越分裂的法国。
某种意义上,“勒庞”等于“国民阵线”,但又不全是这样。从上世纪50年代起,老勒庞顽固地坚持他的三个信念支点:反对共产主义,反对戴高乐主义,信奉极端的爱国主义,其理论基调是“法国属于法国人”,到现在这些理念依然是“国民阵线”的底色,但是有了重要的修饰。2015年是分水岭,当小勒庞深信她的父亲过于极端且毒舌,于是她下决心将父亲驱逐出党。这让老勒庞恼羞成怒,发誓断绝父女关系。也是从这个时候,“国民阵线”走向政治成熟,用心自我粉饰,认真观测舆情,为冲击政权做实实在在的准备。
相比其父,玛丽娜·勒庞更相信政治操作,更重视选民,更懂得迂回。“国民阵线”在2015年的地方选举中一路狂奔,600万法国人在地区选举第一轮中投票给“国民阵线”,它的候选人在13个大区中的6个大区领先。玛丽娜·勒庞在北方获得了足足40%的得票率,媒体在惊愕中给出这样的标题:“法国摔倒在前线(阵线)”。
“国民阵线”曾长期活跃于法国的边缘地区,大本营在北方、普罗旺斯和阿尔萨斯,现在它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阵线”,支持者覆盖全国。勒庞不断调校政党的纲领,既设法安抚法国人当前的各种恐惧——恐怖主义、移民、伊斯兰主义,又力图消除他们的经济担忧。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欧洲造成深重影响,为迎合选民的普遍诉求,“国民阵线”提出关闭边界、终结自由贸易、告别欧元等理念,为了拉拢选民,勒庞还提出最低工资上调200欧元、重新实行60岁退休等,以此扩大支持者的范围。
勒庞的政策调整收效明显,在菲永丑闻缠身之时,她的攻势继续扩大。这正是她的厉害之处,小勒庞愿意为了政权而柔化信念,比如说她当然清楚关闭边境对发展法国经贸适得其反,但她更清楚,这样表态会得到担心安全局势选民的支持。
法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托夫·吉吕提出“看不见的法国”理论,认为法国社会已经分裂成四部分:25%的居民属于“富有的大城市法国”,11%的居民围绕这些大城市,他们生活在靠近大城市的城镇和乡镇,这些城镇和乡镇与大城市“融为一体和比较富有”。在这个比较稳定的社会阶层的环境中生活着占16%的“脆弱大城市居民”,这些居民生活艰难。但在充满经济活力的大城市和紧挨大城市的周边地区之外,占48%的法国人生活在“边缘和脆弱的法国”,他们大部分由工人和职员组成,这里的失业率和非全日制工作的比例高于全国的平均数,这里的居民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变得越来越困难的生活状况使他们在政治上疏远大政党,认为传统的右翼政党和左翼政党都不代表他们的利益。因此这些选民不去投票,或者投“国民阵线”的票。
这些人就是勒庞背后的人,他们被边缘,在主流政治和舆论的喧哗中被沉默,但是如果愤怒了,就会走出来,引发一场选举的革命,主流政治玩得很雅,当他们失败,就称之为黑天鹅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