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咱们这5年| 让更多海南特色文艺作品登上大舞台

   2017-04-22 南海网1510
核心提示:{咱们这5年}三亚市歌舞剧院连续9年亮相央视春晚——让更多海南特色文艺作品登上大舞台反映鹦哥岭青年团队青春励志故事的歌舞剧《

{咱们这5年}三亚市歌舞剧院连续9年亮相央视春晚——

让更多海南特色文艺作品登上大舞台

反映鹦哥岭青年团队青春励志故事的歌舞剧《执着》。海南日报记者 王凯 摄

新编历史琼剧《海瑞》演出剧照。海南日报记者宋国强摄

-海南日报记者 林诗婷

今年3月,三亚市吉阳区新红村正式进入到征地拆迁阶段,不久的将来,这里成片低矮的楼房将变成三亚歌舞剧院文化产业园,成为该市大型文化演艺旅游综合体,市民游客可在此享受到歌舞盛宴。

文化产业园项目的稳步推进,令三亚市歌舞剧院副院长李义刚颇为欣喜。此时他与团队正在北京,为即将到来的央视“五一”劳动节晚会进行紧张的舞蹈彩排及节目录制工作。

“这个月我们除了要准备央视晚会,还要为本月底在陵水黎族自治县演出的原创黎族舞剧《黎谣》做准备。”三亚市歌舞剧院每年平均百场演出邀约,同时还要兼顾舞蹈作品创作,李义刚一直处于高速运转状态。

李义刚所就职的三亚市歌舞剧院,其前身为三亚市艺术团,自2007年成立以来,十年发展之路中,连续9年登上央视春晚舞台,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专场演出,自创舞蹈剧目《万泉河水》《执着》等多次斩获艺术大奖,演出足迹遍布全国二十余个省份,将琼岛文化、民俗风情通过舞蹈魅力传播至法国、俄罗斯等十余个国家……

这份沉甸甸的十年履历,丰富而精彩,见证着一个三亚本土民间艺术团的成长跨越,亦是海南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蓬勃向上的一个缩影。

然而在最初,艺术团成立之时却步履艰难。“当时缺少文化发展氛围,艺术团面临着市场环境差、人才资源少等诸多难题,一年仅能接到十余场演出邀约。”李义刚回忆道。

2011年,艺术团投资四千多万元,对海南的文化传统和民俗进行认真了解和深入采风,并结合文化市场需求,精心打造两台独具海南特色的舞剧《鹿回头》和《南海观音》。“当时的梦想就是希望三亚能有大剧院,长期演出这两场舞剧。”三亚市歌舞剧院院长李士伟回忆说。

如今,随着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海南文化软实力逐渐增强,文化交流、文化合作愈加频繁。

“有良好的发展沃土,我们团也由最初的30余人成长为160余人的大团。”李义刚介绍,海南丰富的文化资源为艺术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其团队立足琼岛特色,积极深挖本土文化,创作出《拧拧情》《红雨伞》《黎鼓》等一批极具海南风情的舞蹈作品。

从市场难拓,到邀约不断,李义刚见证着三亚市歌舞剧院的十年“蝶变”路。

“高质量的演出、富有底蕴的作品,让我们对走出琼岛更加自信。”李义刚期待着,三亚歌舞剧院文化产业园项目早日完工,让更多海南特色的文艺作品登上大舞台。这样,赴琼游客不仅能游山玩水,还能感受到海南的文化魅力。

(本报三亚4月21日电)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1558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