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黑龙江省党代表风采】引领合作社办出“国际范儿”

   2017-04-26 黑龙江新闻网1410
核心提示:记克山县河南乡仁发村党支部书记李凤玉□黑龙江日报记者孙佳薇2006年,李凤玉当选克山县河南乡仁发村党支部书记时,想得最多的就

记克山县河南乡仁发村党支部书记李凤玉

□黑龙江日报记者孙佳薇

2006年,李凤玉当选克山县河南乡仁发村党支部书记时,想得最多的就是怎么为村民干点事,把他们往致富路上领。而今,他带领大家创办仁发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不仅使村里走上富裕路、村民腰包鼓起来,还引领合作社与世界一流企业合作,办出了“国际范儿”。

十年前的仁发村,尽管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但村民观念陈旧,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效率低下,贫困状态多年没得到根本改变。2007年国家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上任将近一年的李凤玉心头一亮,找人咨询、反复琢磨,认定“干合作社是件大好事”。2009年,李凤玉联合当地6户农民以入股形式筹集资金,加上国家、省级补贴,组建了仁发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担任理事长。

“一开始,大家都干劲十足。可是,合作社流转1100亩土地没有连成片,大机械派不上用场,还得花钱雇‘小四轮’耕种,到外地代耕也没挣到钱。秋后一算账,提取折旧后倒赔了187万多元,刚起步就陷入困境。”

那段时间,李凤玉焦灼得整夜无法入睡,一心想找到失败的症结。后来,在省市县农业部门指导下,他带领大家探索机制的创新,推进规模化经营:以每亩350元作为保底分红,高出当地农户自行转包土地每亩110元;入社成员不分先后,年终盈余按入社资金同等比例分红;国家补贴资金产生的盈余按成员平均分配;入社成员仍享受国家发放的粮食综合补贴;重大决策事项实行一人一票;入社自愿,退社自由。这几条承诺的推出吸引了农户的关注,相邻3个村子1.5万亩耕地都加入了合作社。

为优化种植结构,李凤玉带领合作社依托克山县马铃薯产业优势,种植马铃薯并搞起了种薯繁育;针对绿色有机食品价高、市场好的优势,种植了水果玉米、糯玉米、紫薯等高效作物。如今,仁发合作社耕种土地5万余亩、年纯利5000多万元,管理人员和机械手却只有52人,效率高、效益好的秘诀就在于生产的现代化。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李凤玉十分注重加强合作社党的建设,按照“支部+合作社+基地”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了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合作社党委还与监事会一道,对成员代表大会的各项决议和合作社的社务、财务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合作社渐渐步入规范化、法制化管理轨道,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仁发村村民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可李凤玉并不满足,他又把眼光投向更远。2015年,合作社通过招商引资,与荷兰夸特纳斯集团合作组建哈克仁发种业公司,成功引进中荷马铃薯全产业链项目,开启了与世界一流企业接轨的新阶段。引进项目资金7.2亿元,投产后拉动克山县、齐齐哈尔市、我省乃至东北三省马铃薯主粮化生产。(据黑龙江日报)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1558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