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4月29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郑璜 通讯员 洪钧 李玮) 28日,厦门检验检疫局在厦门自贸片区全面推行口岸检疫处理前置模式。据悉,这项率先全国的举措将惠及厦门口岸数百万的进境集装箱。
2016年,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960万标箱,位居全国第七。如何既有效拦截境外传染病,同时提高通关速度?这一次流程再造,改变了以往集装箱货物报检后进行检疫处理的方式,检验检疫部门在船舶靠岸之前,就通过船舶代理提供的舱单信息筛选出需做检疫处理的集装箱,在卸船的第一时间将这些集装箱运送到检疫处理区,实现检疫处理的零等待、全覆盖。
此前,厦门检验检疫局在厦门东渡和海沧口岸试点推行口岸检疫处理前置模式。至4月26日,共有14687个需做检疫处理的集装箱受惠;按平均每个集装箱通关时间缩短至少一个工作日、减少一次码头吊箱移箱作业计算,共为企业节约费用近百万元、节省通关时间近1.5万天。
新模式还为港口发展带来了明显优势。港口运营企业可以主动根据舱单信息,对集装箱是否需作检疫处理进行提前判定,从而合理安排运力,提高作业效率80%,大大增强了港口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