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菏泽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全面启动 滩区14万百姓有了新盼头

   2017-05-16 鲁网1300
核心提示:菏泽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今天在东明举行开工仪式,这也标志着这项工程全面启动。鲁网5月16日讯 菏泽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今天在
菏泽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今天在东明举行开工仪式,这也标志着这项工程全面启动。

 

 

鲁网5月16日讯  菏泽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今天在东明举行开工仪式,这也标志着这项工程全面启动。(齐鲁网记者 高杰 郑茂生 菏泽台 吴延鹏 姚峰 东明台 马鸣 通讯员 王本法)

在东明县焦园乡8号村台建设施工现场,大型机械正在紧张作业。这个村台规划占地八百多亩,涉及10个村,5000多人,迁建采取就地就近筑村台,统一规划建设房屋。

菏泽市东明县扶贫办主任张中华告诉齐鲁网记者,新建的村台平均比现在地面要高出4米高,可以适应小浪底工程调水调沙最大行洪流量,避免水患。建好以后周边用黏土包边加固,村台上面将修建下水道,村内道路,以及所有的公共设施都要配套建设。

IMG_2764_副本.jpg 

而在过去,滩区上的村民为防止水淹,盖房前需要先在地基上自行垒土台,不仅牢固性差,还需要时常翻修。“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建房、三年还账”, 黄河滩区常常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说得就是滩区老百姓因水患反复修改房台而脱不了贫的故事。

东明县焦园乡靳岗村村民李坤彩所在的靳岗村便是8号村台建设规划设计的村,68岁的李老汉和水患斗了一辈子。“原先几年一次,经常发洪水,玉米光露个穗,路也没有了+都盼着搬迁了,搬迁后,年龄偏大,生活上基本上有保证,舒适点,这是我们的愿望,对下一代,挣个钱吧,他们不再这个房子上作难了。”

2003年的一场洪水让老李记忆犹新,40多天的洪水下去后,他第一件事就是垫土台子。“84年盖的房子,到现在20多年,差不多4到5年就得垫一次。”李坤彩拉着记者去看他的门台和窗沿,他原来盖的房子,一米八大个的汉子可以轻松进出,而现在一米六的他却要躬着身子,小心蹭到头。

IMG_2774_副本.jpg 

李坤彩给记者展示因垫房台而逐渐变矮的门框

IMG_2772_副本.jpg 

“让水患闹的,不敢盖新房子,盖好房子。”李坤彩知道,不早日搬出去,他和老伴都盼望着迁建早点完工。”能住上舒适的房子,养老就很知足了。”

据了解,菏泽境内共有黄河滩区面积504平方公里,滩区内居住人口14万人。按照统筹规划,滩区将建设安居村台31个,到2020年前将全部完成黄河滩区迁建工作。菏泽市扶贫办副主任胡国华介绍,迁建的同时也在帮助滩区百姓脱贫,以菏泽为例,2015年底,滩区村总贫困人口数占滩区村总人口数42.1%,贫困发生率较高。因此,在帮助滩区百姓迁建新居的同时,菏泽市规划了产业支撑,农产品加工项目,三产旅游项目+持续稳定的增加农民收入,达到长期脱贫。

新闻链接:黄河滩区脱贫安居 就近筑村台 解决村居防洪

山东黄河滩区面积有一千七百多平方公里,涉及沿黄9个市、25个县(市、区)782个自然村, 居住人口60万多人,其中42万人还没有彻底摆脱洪水威胁。

山东正在编制总体规划,拟采取三种方式解决防洪安全和脱贫安居问题:易地外迁约5万人,就地就近筑村台约25万人,筑堤保护约12万人。在就近筑村台方式中,东明县涉及人员最多,近12万人。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1558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