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台湾 » 正文

全球报道:传播迅速问题严重 台将假新闻上升至国安层级处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9-09  来源:联合早报
核心提示:“假新闻”问题从民进党政府上台后相应日益严重,总统府、行政院等机关三天两头就得发文澄清,驳斥网络上或传统媒体刊载的不实消

“假新闻”问题从民进党政府上台后相应日益严重,总统府、行政院等机关三天两头就得发文澄清,驳斥网络上或传统媒体刊载的不实消息和报道,不但令总统蔡英文饱受困扰,也影响政府施政。

8月20日,反年金改革团体到台北世界大学运动会开幕式陈抗闹场的隔天,台湾网络媒体东森新闻云发表一篇题为“世大运暴动超丢脸,台北市警局定调‘小意外,不会有惩处名单’”的报道,结果引来总统府透过通讯软件LINE向各大媒体严正否认新闻内容,并表明这种说法“令人感到不可思议”。

不到三个小时,总统府再发短信驳斥另一则报道,这回被点名的是《苹果日报》。府方指控,撰写“新系力拱接阁揆,盼陈菊挥军北上”一文的记者未经查证,以“道听途说之错误讯息写作报道,全属臆测不实”,更警告:“在相关议题上造谣、无事生非者,适可而止。”

台湾媒体发达,网络谣言、假消息长期以来就存在,近的如国民党执政时的总统马英九一天到晚被冠上“亲中卖台”的红帽子,远则在李登辉执政时为阻挡财政部推行土地增值税,透过亲绿媒体散播“外省人抢本省人的土地”的不实消息。

但如今网络传播更为迅速,以讹传讹的概率剧增,“假新闻”问题从民进党政府上台后也相应日益严重,总统府、行政院等机关三天两头就得发文澄清,驳斥网络上或传统媒体刊载的不实消息和报道,不但令总统蔡英文饱受困扰,也影响政府施政。

例如,环保署两个月前为了减少空气污染推动“宫庙减香”,结果引发中南部“灭香”恐惧,有关《宗教团体法》在立法院通过二读的传言更是在网络甚嚣尘上,引起宗教界强烈反弹,甚至扬言发动“神明上凯道”大游行,反对当局以减香之名行灭香或封炉之实,最后搞得蔡政府人仰马翻。

曾任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的政治大学传播学院教授苏蘅指出,台湾社会缺乏互信,加上对抗的政治文化,以及社交媒体偏好传播民粹和“KUSO”(恶搞)的特质,都助长假新闻。她说:“假新闻多了,受害的是全体民众,政府和社会的信任基础也崩坏,对台湾社会发展不利。”

执政当局显然明白这一点,故已将“假新闻”拉高到“国安”层级处理。“国安团队很重视,尤其这类状况在各国都有‘灾情’,必须要有因应方案。”总统府发言人黄重谚答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明执政当局对抗假新闻的严肃立场。他指出,假新闻或错误信息的问题是“现在很多国家头痛的事情”,但台湾作为“新闻自由的国家”,“不可能透过严格管制的措施去限制”。

今年3月,力倡针对共谍订立《反渗透法》的民进党立委陈明文,曾主张利用此法对付假新闻。他指出,很多人透过LINE传假新闻,造成社会惶恐,“类似这种东西,都是所谓的渗透”,既然渗透问题严重,加上台湾尚未有相关规范,盼政府尽早订立法规加以杜绝,不料引发外界质疑侵犯新闻自由。对此,时任行政院长林全早前已表明不会立法或修法管制假新闻,而是盼业者及第三方团体建立审核机制。

相较于台湾的坚持,其他国家对立法的态度则较开放。例如,新加坡正探讨修法应对假新闻,德国则考虑草拟法令要求面簿等社交媒体平台删除假新闻,英国也将针对假新闻问题举行听证会。

学者:新闻打假应打在源头

黄重谚说:“从民主国家的角度,政府能做的就是从开放政府的精神,用尽量揭露资讯的方式避免这种不查证的假错讯息。举例来说,不久前有工商团体的代表说总统希望重启核电。我们除了立刻发新闻稿,同时把总统致辞全文公布出来。因为是网络时代,这个完整资讯出来,就会在网络上被平衡。”

不过,铭传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兼传播管理学系主任倪炎元教授受访时认为,事后澄清的“触及率都不及原先散布的讯息”,而这类“损害修补”的成效不大。他说:“我们台湾的网络乡民力量很大,话题被热议后,到时要再阻止就很难了,打假新闻,你得在源头那边处理,让假新闻出不来,例如通讯软体、社群平台自行设置程式过滤,设计得好,就不会有钳制言论自由的疑虑。”

目前,民进党政府的做法仍以“被动”的澄清辟谣为主。据《苹果日报》报道,绿营立委之间现有两个LINE群组,一个用于转贴备受热议的新闻,肩负“舆情小组”功能;另一个群组则供绿委进行政策辩论,一旦发现谣言,马上向政院查证,迅速贴上正确信息澄清,再由立委转发出去。此外,绿营执政的四个直辖市政府新闻首长也设立沟通平台,总统府发言人林鹤明也在此群组,方便“四都加府”横向沟通。

另一方面,掌管数位发展的政务委员唐凤也负责为行政院开辟“网络争议讯息治理专页”,各部会除了会自己提出问答题,说明正确信息,也希望业者自律、公民团体他律,加上第三方协力健全查证机制,提升公民媒体资讯素养,以及网络使用者自主判断信息的正确性。黄重谚说:“每一则错误的讯息,都要有相对的更正资讯,让民众可以有机会对照。”

但在苏蘅看来,对抗假新闻“追根究底,媒体善尽查证责任还是最重要的”。

她说:“目前台湾媒体多被认为各有立场,这种牢固印象很难打破,但媒体仍有一定功能和社会角色。和国外一样,他们有资料库,有查证的专业和管道,也有守门机制,因此媒体还是比较有资源有能力有起码的专业可做。不过台湾目前媒体和记者信任度低落,首先仍需扭转民众对媒体不信任感,才有可能。”

倪炎元补充:“今天在即时新闻泛滥的情形之下,记者都未查证,先发再说,不然输给其他媒体,就会被长官骂,所以现在查证的空间都没有了。这就是台湾新闻业的困境。”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