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广东 » 正文

全球报道:大湾区如何构筑金融人才“黄金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0-15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大湾区如何构筑金融人才“黄金台”?清晨,搭乘着高铁从香港出发,银行高管前往广州或深圳拜访企业客户。午后,深圳的科
原标题:大湾区如何构筑金融人才“黄金台”?

清晨,搭乘着高铁从香港出发,银行高管前往广州或深圳拜访企业客户。午后,深圳的科技园区里,风险投资人和创业者在咖啡店谈论项目融资。暮色里,香港中环的金融白领脱下了西装外套,和同事们走进小酒馆,畅聊环球市场的轶事。

加速融合的粤港澳大湾区,正在为广东金融人才升级注入新的活力。不过对于广东而言,金融人才的培养与吸引能力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构筑全方位的人才“黄金台”不能仅靠政策的红包,需要在收入、安居、职业机遇等方面建设更优的完整生态。

南方日报记者通过走访国内金融中心,广泛调研金融机构及从业者、学界专家建议,寻找关于构筑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人才“黄金台”的真知灼见。

满足人才缺口

吸引复合型金融“千里马”

10月虽是人才流动的淡季,作为华南地区金融行业猎头,王珂文的订单没有减少,而难度越来越大。“合适的金融人才不再局限在金融行业中,也常常在互联网公司或者科技公司。”王珂文常常需要拓展自己接触的领域以寻找更多复合型金融“千里马”。

王珂文的“千里马”难寻背后,是金融人才升级给区域金融发展,以及金融机构带来的新挑战。于容浩是一家对冲基金公司的交易员,最近,他在一个周末的编程班学习Python语言。“随着这几年市场交易数据的爆炸性增长,对数据处理能力的要求大大提升,做金融也要懂编程了。”他说。

量化交易、机器学习、智能投顾……这些科技词汇逐渐成为金融行业的高频注脚,对人才需求的也随之升级。星展银行CEO高博德告诉记者,数字银行的发展催生了更高的需求,数据、交互设计领域的科技人才,以及分析客户的行为经济学家,都成为了银行眼中的“香饽饽”。

一方面是人才升级带来的新需求,而另一方面则是人才“缺口”。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教授宋世斌用“供不应求”来形容广东当前对金融高端人才的需求。“以保险行业为例,友邦—中大精算中心每年培养20多位高端人才,但光是广州和深圳的需求都难以满足。”

为了打造国际化的金融中心,更要聚拢一批具备专业技能、国际化的人才。近年,全国各地纷纷对高端人才抛出“橄榄枝”,用诸多政策利好“引凤筑巢”。上海在全国率先启动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试点并全面实施;杭州市则推出了外国高端人才服务“一卡通”,完善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服务体系。

广东省多市也推出了相应措施。广州实施的“广州市人才绿卡制度”,为来穗工作的高端外籍人才解决生活后顾之忧,累计已发放3300张。深圳的“孔雀计划”最高可奖励300万元。佛山对于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可给予最高达600万元的购房补贴。珠海市则推出了“珠海英才计划”,为不同层次的人才规划了16条举措。

弥合地区差异

税制和教育问题仍是短板

早晨,从香港出发来到深圳出席论坛,随后回到香港的办公室参加会议;下午在深圳拜访客户,晚上回到香港的家中……在粤港澳加速融合中,众多金融“候鸟”成为广东金融建设力量。在记者的调研中,业内和学界普遍认为,在吸引人才的竞争中,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在于湾区内的人才流通。

受益于粤港两地的天然联系,不少港资、外资金融机构在广东拥有较多的港籍员工。记者调研了解到,恒生中国在广东的港籍员工数量仅次于总部上海。

政策落地加速粤港融合。今年8月3日,“台港澳人员在内地就业许可”取消,为港澳人士在内地就业带来更大便利。不过,记者在调研中发现,粤港两地之间的就业环境、人才配套还存在一定的差异,要吸引更多的香港金融高端人才来粤工作,广东仍存在一些人才环境的短板。

调研中,其中备受业内关注的差异之一体现在税收方面。按照规定,如果港澳人士在粤一年工作超过183天,则要按照内地标准缴纳个税。目前,香港税收水平约15%,而内地金融高管的税负一般在35%以上。恒生中国副董事长兼行长宋跃升直言,如果能实现“港人港税”,相信广东省对于港籍人才的吸引力会大大提升。

事实上,在弥合税制差异方面,广东省的自贸区一直在先试先行,如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前海创新“前海深港人才合作”常态交流合作机制。2013年,前海在全国首创对境外高端和紧缺人才个税超过15%的部分给予补贴。

同样,横琴也已出台“港人港税、澳人澳税”政策。南沙自贸片区则在今年5月表示,正在争取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最终达到“港人港税、澳人澳税”的效果。

另一个呼声较高的需求是解决港澳籍或外籍员工子女教育问题。宋跃升透露,恒生银行为派驻内地的港澳籍或外籍高管提供住宿、医疗、子女教育等补贴,不过,商业机构只能从费用方面予以补贴,入学资格、教育资源方面还需政府的支持。“希望粤港澳大湾区可以有更多的国际化学校,尤其是公办的国际学校,在广东还有比较大的缺口。”宋世斌说。

在此方面,外资金融总部汇聚的上海市的经验值得借鉴。上海市独立设置了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专门为在沪持有居留证件的外籍人员子女及港澳台学生提供基础教育,覆盖幼儿园至中学,大大增加了上海对全球人才的吸引力。

培育人才沃土

一体化打造招才“黄金台”

放眼全球,金融人才富集之地,如纽约、硅谷、新加坡等,其形成离不开自由开放的市场环境,金融行业的历史积淀,健全的法律法规,以及强大的高校资源。而正是这一切,为金融人才的个人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机会。

在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以下简称“香港应科院”)智能软件和系统技术部的研发总监雷志斌看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黄金台”,并不应仅局限于税收、教育、医疗等优惠政策,目光要放得更长远,全方位提升大湾区的土壤基因。

雷志斌表示,过去许多地区都尝试“重金引才”模式,但最后的结果可能是人还在海外,在不同地区领取高额补贴,并不能真正吸引人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对于人才来说,真正落足于一个地区,发展的机会比“钱”更加重要。

他认为,从思路上要打破粤港澳大湾区间的地区界限,全方位调动区域内的优势资源。“譬如一个金融科技的人才在粤港澳大湾区创业,他的公司可能设在香港,但在广州设有分支机构以辐射内地的市场,而一些上下游供应链可能在深圳。最重要的是让人才能够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找到发展的机会,不必局限于落足于广州、深圳抑或是香港。”

创兴银行行政总裁宗建新同样指出,在广东地区,不同城市的吸引人才政策都有很大不同,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中,希望各城市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提升粤港澳整体的人才吸引力。“随着城市间联系更密切,金融人才具体落户到深圳、广州还是佛山、珠海,都不是问题,金融服务可以辐射整个湾区。”宗建新说。

目前,粤港澳三地的营商政策、法律法规均有差异,为人才提供一体化的发展服务成为行业呼声。雷志斌建议,在大湾区中成立湾区智库联盟,帮助创新创业人才更便利地跨区域工商注册、融资、对接上下游产业链。

另一方面,对于培育人才沃土,学界的关注点更注重于提升广东地区的人才“造血”能力,打造国际化的金融人才。目前,中大岭南学院、汇丰北大商学院等一批优质金融院校的发展欣欣向荣,可以与香港、国际高校、金融业界有更多合作的空间。但相较于全球其他金融强中心,广东金融人才的供给仍需要进一步增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汉斯商学院教授张小军对记者表示,提高湾区国际人才供给,扩大国内高校和国际知名高校的合作,是一条可供选择的路径,目前国内很多985和211院校都采取了这种模式,是值得借鉴的趋势。

此外,宋世斌表示,广东省要留住高端金融人才,最重要的是大力发展好金融产业,如果地方金融产业不够强,总部少,高端职位少,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会下降。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沃土,既要有国际化的金融人才培养机制,也要有强大的金融产业基础,两者结合才能形成金融业发展的完整闭环。

记者观察

为人才营造优质沃土

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金融人才的诉求是多维度的、立体的。例如,年轻的金融从业者希望有更大的机构平台,施展个人能力;有家庭的从业者则希望拥有宜居的生活环境,解决子女教育、医疗等后顾之忧;金融高管则希望有税收优惠。这些诉求,绝非仅通过一个政策的红包就能完全实现。因此,构筑全方位的人才“黄金台”,提升金融行业土壤和基因的竞争力,应是广东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努力的方向。正如雷志斌所言:机遇比金钱更加重要。一片优质的人才沃土,就是给予人才广阔、平等、国际化的发展平台,并助力他们把握蓬勃机遇,实现金融人才与多层次金融体系共同成长。

南方日报记者 唐子湉 郭家轩 张俊 唐柳雯 彭琳

实习生 蒋希铭

策划统筹 谢美琴 罗彦军

张莹 郭家轩 陈颖

(责编:牛攀、陈育柱)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