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日报讯(记者晁瑾报道)如今,在天山南北,经常可见操着不同口音的白衣天使们忙碌的身影。他们从千里之外组团而来,集体作战,“造血”与“输血”并重,用精益求精的技能和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为“妙手仁心”作了生动的注解。
2016年4月,来自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天津、辽宁、湖南等省市的171名援疆医疗人才,成为我区领军型的医疗专家。他们充分发挥“组团式”优势,为我区培养了一批业务精湛的医疗骨干人才,构建了一套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医务工作运行机制,使越来越多的新疆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高位布局精心谋划
“你放心,我们已经把技术都教给了这里的医生,即使我们走了,你也可以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浙江省援疆专家、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蒋鹏在查房时总是对患者重复着这句话。一年多来,在蒋鹏的带教下,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和第二人民医院的两名年轻泌尿外科医师已经能够独立完成泌尿外科常见的微创手术。
“组团式”援疆是浙江省对口援疆的一大亮点。2016年,浙江省集中选派35名医疗人才骨干,“组团式”支援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和兵团第一师医院,以建学科、强管理、填空白、带人才为目标,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
开展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关怀新疆各族群众的生动体现,是党中央为提高新疆各族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和制度创新,是深入贯彻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2010年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启动以来,上海、广东等省市立足受援地实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选派高层次医疗管理人才和专家组成团队开展“组团式”援疆,取得了显著成效。2016年3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发出《关于做好“组团式”援疆医疗人才选派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增加天津、江苏、浙江、湖南、辽宁等援疆省市“组团”选派骨干人才帮扶当地中心医院。
首批“组团式”援疆医疗人才进疆以来,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成立领导小组,出台推进意见,建立考核制度,强化服务保障。在各方面大力支持下开局良好,受援医院诊疗能力、学科建设、管理水平、队伍建设显著提升,被各族群众誉为“最接地气的援疆工程”“增进团结的民心工程”。
按需选派传帮带学
人才“组团”是上海卫生援疆的新模式。几年来,他们实现了由原来选派单一专业技术人才援疆,到选派“专业技术人才+卫生管理人才”的“组团式”人才队伍援疆的转变,在帮助提升当地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当地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
实际上,各支援团队都打了一套刚柔并济的“组合拳”,全面提升了受援单位各学科的水平。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援疆干部孙宝山担任喀什地区卫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他介绍,他们通过组织省内22家三甲医院对口支援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全力帮扶该院建设精品三甲医院和南疆国际医疗中心,创建22个自治区级重点专科和南疆唯一的医学博士后工作站,使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成为南疆一流综合性医院。目前该院创出的自治区级重点专科数量占南疆五地州总量一半以上,综合实力列全疆各地州医院第一位。
湖南援疆医疗队通过落实对徒弟和师傅的双向考核,推行奖惩激励措施双向约束;天津市结合和田地区实际深入推进“导师带徒”培训工作,制定出台了相关制度,从受援单位选派基础好、业务能力强的医护人员及管理人员赴援助医院进修培训;江苏援疆医疗队帮助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建立健全外出进修人员考核机制;辽宁援疆医疗队明确带教培养原则与目标,让师与徒都能够互相激励、互相评价、共同进步。
各支援团队都以“培养一支不走的医疗队”为目标,不断完善“传帮带”人才培养机制,采取“团队带团队”“专家带骨干”“师傅带徒弟”、送到支援省市进修深造等方式,培养当地医疗卫生人才,让支援尽快实现由“输血”到“造血”的功能转变。目前,援疆医疗人才已与受援地400余名医生结成帮带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