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宁农民人均收入连续8年领跑全省
发力“供给侧” 激活增收“新引擎”
□时培峰 訾立民 黑龙江日报记者孙昊
近年来,东宁市积极引导、支持、鼓励农民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围绕建设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和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锁定黑木耳、林果、葡萄三大着力点,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黑木耳产业、葡萄与葡萄酒产业、林果产业推广办公室,安排专项扶持资金,全面发力供给侧。2016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1604元,连续8年全省第一。
创新发展的黑木耳产业领跑全国
小孔单片技术、棚室挂袋栽培、雨润绥阳黑木耳批发大市场、东宁黑木耳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平台……2002年以来,东宁市按照“建基地、育市场、创品牌”的战略思路,通过结构调整、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等途径,不断引领黑木耳提质增效、向高端突破,这项富民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全市黑木耳生产规模接近12亿袋,产量达5.5万吨,超过全国总产量的六分之一,黑木耳单项促进农民人均增收15290元,占全市农民人均收入的80%。
作为“中国黑木耳第一市”和中国食用菌协会黑木耳分会会长单位,东宁的黑木耳产业发展如今已领跑全国,取得了基地最大、市场最大、富民效果最好的业绩。他们创建了15万亩“全国绿色食品黑木耳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获得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称号。为保证黑木耳富民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东宁以推进标准化、集约化、科技化、工厂化、品牌化、组织化为抓手,加快实现黑木耳产业转型升级,打造融合一、二、三产业的黑木耳产业集群。目前,全市共有80多家与黑木耳相关的企业,形成了集育种、制菌、种植、储运、营销、加工、科研、机械、回收利用等为一体的上中下游配套的完整产业链条。雨润绥阳黑木耳批发大市场和东宁黑木耳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平台的交易量占全国的2/3,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黑木耳集散中心,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专业批发市场。“东宁黑木耳”稳居全国区域品牌价值前十名。
潜力巨大的林果产业建起“绿色银行”
在东宁市太平大地大果榛子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盛艳景忙个不停。她向记者介绍:“2013年,合作社联合54户农民,种植平欧杂交大榛子1000余亩,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目前正在开发榛子油、榛子酱、榛子露等产品。”
东宁市森林覆盖率85.3%,位居全省前列。全市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可达70余万亩,可利用资源极其丰富。近年来,该市把引导民营企业开发林地、成立专业合作社作为发展林下经济突破口,全市共发展黑木耳、大榛子、果树等农民专业合作社102个,多元化、合作化发展为东宁的林下经济铺就了一条新路。目前,全市红松坚果林总面积已达33万亩,其中已进入丰产期面积5万亩、进入初果期面积10万亩;大榛子总面积已达2万亩,建设了3个千亩大榛子示范基地,大部分已进入初果期。同时,这里还是全省最大的果树生产基地,果树种植面积3.95万亩,年产苹果梨、南国梨等4.5万吨,产值可达1.8亿元。
东宁方兴未艾的林果产业正逐步形成以基地建设为基础、经济效益为中心、精深加工为带动、科技进步为支撑的发展格局,为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和改善东宁生态环境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我省东南边陲建起了一座极具潜力的“绿色银行”。
时尚高端的葡萄产业越走路越宽
东宁市与法国波尔多、加拿大安大略等世界著名葡萄酒产区处于同一黄金纬度带,是世界冷凉气候葡萄酒主产区。东宁人瞄准这一特色产业,目前全市已发展葡萄种植面积6500亩(其中酿酒葡萄5000亩),已建、在建酒庄5座,年生产冰酒、干红葡萄酒、蓝莓酒和干白葡萄酒300吨。
葡萄产业是国家大力提倡发展的朝阳产业,对农村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东宁市大肚川镇农民葡萄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每公顷葡萄园可产葡萄13000斤,实现产值7万余元,很多农民带着土地到酒庄当起了“工人”。如今,东宁禄源酒业已发展成为全省最大的冰红酒酒庄,集种植、加工、生产、储存及销售于一体,公司依托国外先进酿造工艺,生产出的“芬河帝堡”冰酒系列产品一经问世,深受广大消费者好评,多次在全国大赛中获奖。东宁“基地+酒庄+市场”的运行模式初具规模。
培育精品酒庄集群,形成“庄园经济”典范。东宁充分发挥优势,将沿绥芬河谷规划建设20个葡萄酒庄。在葡萄酒产业的带动下,全市计划利用5年时间发展葡萄种植面积1.2万亩,实现产值14亿元。
东宁市委书记孙吉舜说:“国务院表扬东宁落实重要措施成效显著,这既是国家对东宁发展特色农业持续促农增收的一种鼓励,更是国家对东宁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东宁作为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8年领跑全省的特色农业大市,有信心、也有能力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创造更多的奇迹,持续引领农民增收。”(据黑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