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云南 » 正文

全球报道:云南!用文明之光照亮我们的城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5-26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于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塑造良好社会风尚,优化发展环境、提高软实力都具有重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于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塑造良好社会风尚,优化发展环境、提高软实力都具有重要意义,考验一地综合实力和治理能力。当前,在大街小巷、车站广场、景点公园,云南省部分城市掀起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热潮,广大干部群众积极行动,理解创文、支持创文、参与创文。

目前省会城市昆明,地级市普洱、丽江,县级市安宁、腾冲、蒙自、文山、大理、瑞丽获得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今年这9个城市继续攻坚冲刺,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如何坚持基础设施与人文环境、公共服务同步提升,攻坚冲刺与常态化机制怎么共同推进,如何实现政府引导宣传促进共建共享,保持常态,守护文明,本期圆桌论坛对此展开探讨。

着力形成常态长效机制

对于居住在春城的人们来说,昆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行动是鲜活的:随处可见的宣传标语、新增的道路隔离栏、新更换的绿化树、分布更密的交通指挥人员、整洁的街道等等。这些行动给城市带来了变化,而这些变化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市民的居住、出行、工作等。根本上来说,创建文明城市,就是为了全面增强发展活力、提升文明水平,让市民在这片土地上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实现这一目的,不仅需要众志成城、运转有序、效果显著的创建行动,同时需要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

对照地级市涉及3大板块、12个项目、90项内容、188条标准的测评体系,可以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不仅是为了获得荣誉,更大意义上是一次城市全面提质升级的重大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持续提升现代城市管理水平,让城市在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上发生质的变化,并实实在在地体现在广大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上。时至今日,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已历四届,云南无一座城市跻身最终榜单;昆明自2007年正式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却与这一荣誉失之交臂。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我们既要有足够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也要通过认真开展创建活动,总结符合云南实际的现代化城市建设管理经验,常态化、长效化推进,努力建成一批能引领发展、惠民利民的城市群。

把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从构想变成现实,需要大胆创新。2011年,贵阳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笔者求学时多次经过贵阳,对该市的公交系统印象深刻。贵阳在很多公交站设立电子显示屏,准确显示经过该站的所有公交车到达当前站点还需要多少站等信息,这一点创新在当时带给行人的不仅是这座城市的温度,还切实为行人规划出行提供了便利。从具体工作上看,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要求天天做、年年做,坚持创新方式、应用科技无疑可以提高其可行性,这也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题中之义。

文明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同样,文明城市的创建也要切实摒弃“毕其功于一役”的思想,把功夫更多用在健全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上。一方面,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绝非一劳永逸,在之后的复查中如不合格,同样会被取消,必须建立常态长效的工作机制才有更大可能保留这顶“帽子”;另一方面,一座城市的提质升级涉及面广,需要坚强的领导力量、运转有序的工作队伍和全民的积极参与,离开常态长效的工作机制肯定难以达成。

融入地方特色文化元素

笔者曾经在重庆工作过一年,对重庆几个地铁站的文化元素印象深刻。一个是磁器口站,这里有“言子文化艺术墙”,车站选用重庆具有代表性的“重庆言子”为设计元素,配以注释和图画,以轻松诙谐的表达方式展现了重庆独特的民俗文化。还有一个是两路口站,在进站口,就有一幅“百年物品”文化墙呈现在眼前,山城牌啤酒、红岩牌缝纫机、蓝舞牌录音机、天府可乐、“大哥大”手机……每一幅画面,都很熟悉、真实,甚至是温暖,而百年重庆,仿佛就在眼前。这样的地铁站设置,给人的感觉极好。最起码,有文化气息、文化氛围,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带给市民更多的审美意趣。

文化,不一定在任何时刻都是城市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但它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重要的支撑性资源。文明城市的创建也是如此。或许,文化元素不是文明城市创建的决定性指标,但它在任何时刻,都会成为加分项。因为,每一个人来到一座城市之后,这里的文化氛围、书香气息等,都是很容易感染人的。而这,正是文化的魅力所在。正如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周俭所言,“上海里弄没有了,就不叫上海了。”同理,若是一座城市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因子及传承,那这座城市就缺少了“根”。

事实上,即便是一些很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也都有吸引人的历史文化空间,有独属于自己的历史城区。甚至可以说,历史城区是城市发展之源、城市文脉之源。从罗马到伦敦,从巴黎到斯德哥尔摩,历史城区既保持完整的历史风貌,又具有现代化的生活设施,成为令人向往的圣地。而昆明,是一座有着1200多年建城历史的古老城市,也是1982年国务院公布的中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目前,统计数据显示,昆明市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93项,其中,国家级16项、省级39项。这意味着,昆明在打造历史文化空间方面,仍然存在着巨大潜力。

因而,小到地名的命名、地铁站的设置,大到宏观的决策、制度等,都应该给文化建设留下一扇窗户,将地方文化完美地融入到城市建设当中去。可以说,只有从每一个细节上开始注重文化元素的融入,才能让城市更有文化品质,给创文创城增添更多的形象加成。更何况,将地方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还是“为长远谋”的举措,可以让每座城市在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留住自己的文化之“根”。

莫让“书香”在街头飘散

作为一个喜欢以脚步来丈量城市的人,我喜欢在上海的街头走路,不仅因为那满街的法国梧桐可以将人带入张爱玲与王安忆用文学编织的世界,更因为那三步五步就能遇上的小而美的书店,以及书店里安安静静看书的人群,总能让我在快节奏的运转之中找到慢下来的理由,找到可好好放松呼吸的安静角落。由此也想到,要是每个城市都能多一些这样的角落,那是否可以抚慰更多劳累困顿的心呢?

其实,这三步五步的遇见并非偶然。在2012年至2016年五年间,上海市就曾划拨新闻出版专项资金6000余万元,通过资助和补贴、贷款贴息、奖励等方式,扶持振兴百余家实体书店。今年4月,上海市又发布《关于上海扶持实体书店发展的实施意见》,首次将实体书店发展纳入城市规划和发展的“顶层设计”。该《意见》规定,在城市建设中为实体书店预留经营场所,达到8万人的居住小区应预留不少于200平方米的书店面积。未来,还将进一步优化实体书店网点布局,在街区、商区、社区、学区、交通枢纽等区域规划开设综合性书店,同时以中小型书店填补城市商业中心、人口导入区域、新兴居民区等的“文化空白点”。

不久前,行进在居住的小街上,发现熟悉的报刊亭突然没了踪影,当街卖报的老爷爷也消失不见了。二十多年培养的看报习惯、与卖报老人的闲聊家常,因为这突如其来的改变,让人有些不知所措……突然很纳闷,一边是全国上下各个城市不断在营造的书香氛围日渐浓厚,一边却是身边的文化载体一个接一个的消失不见,难道文明城市建设反而要让“书香”飘散么?

在笔者看来,文明城市,必是温润且优雅的城市。这份温润与优雅何来?于人而言,是知识的点滴积累,是智慧的日渐增持;于城而言,就是充满人文情怀的空气。而书香墨韵,无疑是涵养人文空间的必须。有这份滋养在,有文化的气氛在,人们可以抛弃愚昧、明白事理,还能熏陶灵魂、滋养雅量、培植正气。这样的城市,戾气少一分,包容才能多一分;混乱少一分,秩序才能多一分。

创建文明城市固然要下硬功夫,但也有很多非下不可的“软工”。我们不妨可以向东部省市学习,通过扶持更多的实体书店发展来营建阅读阵地;也可以通过鼓励更多的文化展览、舞蹈、戏剧、音乐会的举办来滋养更多渴望精神雨露洗礼的心灵;我们也可以发挥自己的地域优势,对一些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的资源做一些大众化的推广,由此来增强对自己站立的这片土地的认识与认同……毕竟,文明城市不能缺少文化,更不能少了“书香”。否则,纵使花红柳绿、设施完善,也难免落下“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的尴尬笑柄。

创建行动为民更要惠民

全国文明城市是中国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最高、最具有价值的荣誉,也是创建难度最大,能综合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称号。据中央文明委颁布的新版《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2015-2017年),全国文明城市评选的依据是《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全国文明城市(地级以上)测评体系》由3大板块、12个测评项目、90项测评内容、188条测评标准构成。

说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涉及的具体内容,市民不一定说得清楚评测这件事。但是如果说到市容市貌整洁干净与否,公共场所秩序如何,政务环境是否廉洁高效,大家很容易就有自己的看法和态度了。文明,就在每个人身边,是我们可见可闻的意识和行为,是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就是涵养文明的一个过程,只有达到标准,才能获得这一荣誉称号。创建过程中,首先要对不文明意识、不文明行为、不文明风气进行纠正,这对于市民来说人人有责,既是一项义务,也负有监督的责任。红灯亮起,就不越黄线;排队等候,就不插队;在小区、在路上,不能乱扔果皮纸屑;小摊小贩不占道经营,政府能有序引导,规范运营;市场环境公开透明,交易各方诚实守信……我们对不文明行为的态度,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自身的文明修养,这个态度绝不是模棱两可,是“令行禁止”,是对任何不文明行为坚决说不,是每个市民自身的自觉意识,也是面对不文明的鲜明态度。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厦门市文明创建指挥部曾通过明察暗访,拍下所有的不文明行为及文明创建死角,将照片进行展示并加以点评。直指软肋、不留死角体现了对不文明的坚决与果断,也强化了监督作用。对不文明行为进行谴责、制止和举报,职能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对违规行为依法惩处,对不文明行为产生了告诫作用。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市民把自己摆在其中,知道鼓励什么,提倡什么,制止什么,纠正什么,也能参与其中,起到监督作用。

文明是一种精神境界和道德修持,文明城市是涵养文明结出的一枚硕果。我们有了更宽敞的道路,更洁净的环境,更充裕的物质条件,更应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这既是保护我们切身利益,增加幸福指数的必要之举,也是维护公共秩序,培育城市人文精神的努力方向。创建文明,涵养文明,我们要承担自律义务,构筑良好的生活环境,每个市民才能从中受益。(刘薇薇 余国鹏 龙敏飞 朱婧)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