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云南 » 正文

全球报道:云南!让农民工成长为新工人新市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5-26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农民工作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土地进城打工,已成为农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壮大和稳定农民工队伍对农村脱贫致富有着积极的促

“农民工作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土地进城打工,已成为农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壮大和稳定农民工队伍对农村脱贫致富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省总工会决定在全省工会系统开展以“新工人新成长新市民”为主题的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帮助农民工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促进他们从思想上、行动上、心理上真正融入城市。

全面统筹推进 确保“行动”落到实处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举全省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部署要求,“新工人新成长新市民”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将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以服务农民工作为工作的突破口,利用大数据等网络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加强思想引领、抓实素质提升、强化组织保障、鼓励创新创业、拓展维权服务、深化挂钩帮扶,推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云南省将实现农民工思想素质进一步提升,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共筑中国梦;农民工技术技能素质进一步提高,支持农民工培训取证、提升学历;农民工组织化水平进一步加强,不断扩大工会组织对农民工的覆盖面;农民工创新创业活力进一步激发,培育农民工创新创业示范项目,切实提高农民工创新能力和创业水平;农民工合法权益进一步保障,推动农民工享受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和基本生活保障;挂钩帮扶工作进一步深化,实现工会系统面上帮扶与点上帮扶的有机结合。

“全省工会将按照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分级负责、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和优势统筹协调的原则,找准工会工作的着力点,确保‘行动计划’落到实处。”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各级工会将加强领导、转变作风、重心下移,将“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与“行动计划”有机结合起来,摸实情、出实招、求实效,帮助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

抓实素质提升 培养新工人新市民

为更好地把农民工培养为新工人、新市民,全省工会系统将加强思想引领,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开展农民工文明理念传播活动、农民工书香活动、开展农民工好网民活动、和谐家庭建设活动、开展农民工健乐活动,使农民工健康快乐地融入新市民群体。

抓实素质提升,围绕岗位胜任需求、学历教育层次、创新创业能力、综合素质提升,进一步深化云岭职工跨越发展先锋活动和云岭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开展 “三个一批”活动,即培训一批: 2017年下半年建设开通 “云岭职工在线学习网”,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做实农民工培训基地,每年通过线上线下培训帮助100万名农民工参加引导性培训;提升一批:发挥师徒结对、技能竞赛等载体优势,每年帮助1万名农民工取得专项能力证书或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帮助1000名农民工提升学历;选树一批:开展云岭工匠选树、非公企业劳动和技能竞赛等活动,选树一批农民工技术状元、技术能手。

强化组织保障,持续深化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为农民工成为新兴产业工人提供组织保障。到2020年实现全省60%以上的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不断扩大工会组织对农民工的覆盖面。创新农民工入会方式方法,方便快捷地组织农民工加入工会。开展“强基层、补短板、增活力”行动,建立村级工会,加强乡镇工会联合会的建会和服务力度,利用节假日等农民工返乡高峰期,开展农民工服务工作,让农民工真正感受到工会是“职工之家”。

激发双创活力 做好维权帮扶工作

鼓励创新创业,营造双创氛围,激发双创活力,提升双创能力,推动农民工投身双创实践。开展农民工创新创业示范县工会建设,设立“工会创新创业奖”,每年培育100个农民工双创示范项目;开展农民工双创成果评选,每年选树1000名“农民工创新创业标兵”;安排农民工双创专项补助资金,每年支持1万名农民工创新创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

拓展维权服务。切实履行工会服务农民工和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职责,最大程度地为农民工办实事解难事,增强农民工作为新市民的认同感和归宿感。要因地制宜建设 “职工驿站”,拓展针对农民工的多样化具体服务项目,协调帮助农民工解决就医、子女入学入托等实际难题。保障农民工工资社保权益,以农民工工资支付为重点强化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依法推进农民工持续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引导与用人单位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深化省际工会农民工维权联动工作机制建设。做好涉及农民工权益的信访接待工作。

深化挂钩帮扶,做好工会系统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确保各级工会组织挂包帮定点扶贫工作如期完成。要发挥工会广泛联系企业的优势,推动龙头企业通过产业发展带动扶贫点脱贫。充分利用好沪滇协作等载体的作用,鼓励工会干部开展精准结对帮扶工作;引导各类劳模、工匠、状元等先进典型积极参与脱贫攻坚行动,多渠道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困难、走出困境,增加家庭收入,提高贫困户基本素质和生存发展能力。(记者 李翕坚)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