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甘肃 » 正文

全球报道:【记者关注】让公共交通更畅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5-26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记者关注】让公共交通更畅通公共交通是一个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道路资源有限、机动车辆不断增多、城市拥堵
原标题:【记者关注】让公共交通更畅通

公共交通是一个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道路资源有限、机动车辆不断增多、城市拥堵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地利用公共交通治理拥堵,成为不少城市管理部门研究的新课题。

今年以来,兰州市在治理拥堵、保畅通方面采取多种措施,以多种手段打造公交优先的“协调工程”,同时通过加快建设轨道交通项目、尽快恢复轨道交通施工路面通行,以缓解市民出行难问题。此外,相关部门还积极行动,逐步完善公共租赁自行车、水上巴士等项目设施系统,助力“绿色出行方式”,确保城市公共交通运行规范有序便捷。

本报记者朱宇鲲

打造公交优先“协调工程”

5月18日18时许,正值下班高峰期,8路车驾驶员张振强将车开进兰州市中山林十字新划定的公交车站停车位,从反光镜里看到身后的车流缓缓经过,有条不紊。

“两周前划定的这些公交车停车位,规范了公交驾驶员进出车站的行为,还不影响其他社会车辆的通行。”张振强对此深有感触。

5月初以来,兰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在市区主干道的公交车站地面上划出黄色醒目的公交车专用停车区,用以规范公交车辆进站秩序和保障“公交优先”,施划停车线后的公交车站30米以内路段,严禁停放其他社会车辆,违停将进行处罚。

这是兰州市在面对现有道路通行状况下,保畅通的措施之一。

“公交服务水平较低,分担交通能力有限。”兰州市交通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兰州市主城区现有公交线路123条,公交车辆2598台,日均客运量达200万人次以上,公交出行分担率约为30%。但是公交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尤为突出,公交枢纽严重不足,现有公交枢纽站2个、首末站20个,公交进场率仅为40%;公交专用道缺失,港湾式停靠站仅占公交站点的2.89%,“公交治堵”与“治公交堵”矛盾突出。

“15路公交线的水车园站和白马浪站就是标准的港湾式停车,高峰期在车站上下乘客约40秒至一分钟之间,有了港湾式停车就不会影响道路上其他社会车辆的通行。”15路公交车驾驶员王斌说,如果在拥堵路段多建些港湾式停靠站点,将极大缓解拥堵的现状。

记者从兰州市交通委了解到,今年为落实公交优先打造“协调工程”,兰州市将财政扶持优先、设施用地优先、路权信号优先支持政策落到实处,建立公交绩效评价和财政梯次奖励机制,探索建立适合兰州市的公交企业运营模式。将完成7条个体公交线路97台车辆国有化改造,在全市722个公交车站以黄色警示标线划设公交车停车区域、乘客候车区域和车站路段30米范围禁停区域,保障公交先行。

此外,将加快公交车专用及港湾式停靠站建设,在新建的城区道路上全部配建公交港湾式停靠站的同时,每年至少新建、改造30个港湾式停靠站,今年重点结合中央大道提升改造工程,启动安定门至中山林、火车站至天水路北口、双城门至广场西口3条7.7公里公交专用道建设。

轨道交通施工区逐步恢复通行

5月18日,随着兰州市七里河区西站什字西侧轨道交通施工占用道路最后一块区域铺油工作的完成,围挡5个月之久的施工区域完成了道路恢复,并于当天下午正式开放交通。

“西站什字西侧轨道交通施工占用道路围挡80米长,30米宽,我们克服了场地狭小,多工序交叉作业的困难,完成了预留孔洞封堵,雨水、给水、天然气、电力等管线的埋设,按期完成了西站什字站西侧1600余平方米的道路恢复计划。”兰州市政集团项目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恢复道路通行后将极大缓解这个区域的交通拥堵状况。

近期以来,兰州市区轨道交通工程部分站点施工区域的道路逐步恢复通行。

5月9日,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兰州大学站,完成了东、西侧永久围挡部分路面恢复施工,并正式开放交通。

4月25日,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省气象局站路面恢复施工正式结束,路面恢复通行。

3月1日,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小西湖至文化宫明挖区间道路恢复工作,恢复了西津东路与纸箱厂路以西长217米,宽22米,面积达4774平方米的道路。

……

在兰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工程进展的记录表上,清晰地罗列着恢复路面通行的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轨道1号线一期工程全线20座车站已有16座主体封顶,累计完成投资159.43亿元,占总投资的80%,极大地缓解了原先施工路段的交通压力。

“西站到火车站一个单趟,运营时间要比去年同期缩短半个小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1路公交车司机介绍,1路车路线全长约11公里,多个站点与在建的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相交,近期以来随着轨道交通施工区的逐步恢复通行,感觉比较明显的是西湖公园、文化宫、盘旋路等路段,比以前畅通多了。

完善中的“绿色出行方式”

在城市道路拥堵的现状下,不少年轻人选择了骑自行车这种便捷的“绿色出行方式”。

“85后”李倩经常选择骑自行车上下班,方便、快捷是她选择自行车出行的理由。

“平时坐公交车或者打车时遇到堵车就没个准点,骑自行车不仅准时,也绿色环保。”在李倩看来,唯一的不足就是市区自行车道有点少。

细数兰州街头的自行车,从最早刷卡取车的公共租赁自行车到如今手机扫码的ofo“小黄车”、酷骑“小绿车”共享单车,市民的选择越来越多。

兰州市交通委的一项调查显示,主城区共建成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377个,投放公共自行车9880辆,日承租量约为4.2万次,但由于布局点主要集中在主城区,加之自行车道建设不足,各种交通的衔接仍然不畅,导致公共交通的出行效率仍然较低,通过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出行,落实“公交治堵”的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出来。

同时,自今年3月份共享单车投放以来,自行车违规占道,人为破坏等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

“目前ofo、酷骑在兰州市区投放量超过2万辆,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但两家企业事前并未就投放计划、运营管理、车辆停放等问题进行报备,导致单车乱停乱放占用人行道和盲道。尤其在投放量大的区域,部分共享单车还被城管部门查扣,加之存在随意丢弃和人为破坏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和交通秩序。”兰州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要求相关自行车公司进行规范管理。

5月17日,在城关区天水中路附近,东岗交警大队执勤民警对乱停乱放在马路边的30余辆共享单车进行了集中清理。

“公共自行车给市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一些乱停乱放、闯红灯、逆行等交通陋习随处可见。”东岗交警大队有关负责人介绍,近期在辖区范围内展开了共享单车逆行等违法行为整治行动,仅5月16日一天共劝返逆行车辆400余次,因乱停乱放被统一拉到停车场暂存的共享单车就有314辆,不听劝告被现场处罚的有30余辆。

随着夏季的到来,选择自行车出行的人数与日俱增。如何更好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相关部门在治理的同时,也顺应实际情况,逐步打造完善的交通服务系统。

今年,兰州市将积极改善步行、自行车出行条件,努力打造“慢行交通+公共交通”的城市交通体系,新建自行车专用道20公里,实施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二期项目,新建服务网点384个,新增投放公共自行车10200辆。启动36公里的黄河两岸健身步道(自行车道)延伸段建设。同时,启动黄河水上公交巴士项目,已开通3条水上公交巴士航线,总里程达13.2公里,日发航次24次,日运送旅客528人次,以多种方式逐步完善“绿色出行”服务系统。

相关新闻

兰州公交集团开通两条新线路

本报兰州讯(记者文洁)5月24日,记者从兰州公交集团获悉,为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运营网络、填补线路空白,解决市民出行需要,自5月26日起,兰州公交集团开通150路、151路两条公交线路。

据了解,150路公交车由碧桂园二期公交站始发,途经兰州碧桂园国际学校、雁白黄河桥北(南行无此站)、雁园路十字等停靠站点,到达终点站新港城。151路公交车是由碧桂园二期公交站始发,终点站为徐家山公园。150路、151路两条公交线路运营时间为早6时30分至晚10时,票价实行1元一票制,可使用IC乘车卡。

又讯(记者文洁)记者从兰州公交集团获悉,为缓堵保畅,优化拥堵路段公交停靠站点,自5月24日起,15路、25路、105路、109路、139路“省肿瘤医院(西湖北街)东行”公交站点向东迁移230米,进入港湾式停靠站点。5月27日起,“金港商贸城”与“武警支队”公交车站进行迁移合并:将现“金港商贸城”东行站点向东迁移100米,将“武警支队”东行站点向西迁移80米,两站合并一站。撤销“金港商贸城”西行站点,保留“武警支队”西行站,2路、18路、26路3条线路双向进入港湾式停靠站点,安全停靠上下乘客。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