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洁与AlphaGo(阿尔法狗)的“人机大战”中,所用的指定用棋,是云南围棋厂生产的云子围棋。
云南围棋厂在哪里?就在昆明官渡古镇。记者探访了一趟,总算明白了云子为什么会成围棋界的翘楚。
配 方
仅一个人知道的秘密
围棋厂的前院,宛如一个博物馆,陈列了各式各样的围棋供游人和市民自由观赏。后庭,则被一扇小门隔开,只偶尔有工作人员进出时,能听到传出机器打磨石头的声音。其他人员一概不能踏入。
在摄影师做出“须允许才拍摄”的保证后,工作人员才打开密码锁,让记者进入后庭“秘境”。
生产云子,为什么需要那么保密?
因为,云子采用国家级保密配方。精选云南特有玛瑙石、紫英石等数十种矿物原料,经高温熔合而成。
配料室里,门窗紧闭,从外面无法“偷窥”到里面的任何一点信息,仅能从室外听到金属和其他物体的敲击声。
“这里不允许外人随便进入,云子的配料就在这里完成,这个国家级的保密配方,也就一个人知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随手拿起一颗黑棋,看似乌黑的棋子在对光条件下,中心不透而边缘晶莹透绿光。工作人员说,这种棋子叫“碧玉环”,目前世界上只有云子能做到这个技术,而这也正是“配方”的神奇之处。
滴 棋
不能带有负面情绪
“长铁蘸其汗,滴以成棋”,用圆头铁棒轻轻蘸上经高温熔化的原料,向下翻转滴棒,将熔料滴到细长铁板上,待熔料形成圆润赤透、大小如一的棋子时,快速向上翻转滴棒“收料”。
在滴棋室,4个工人反复着这个动作。
“别看简单,它却是云子制作过程中重要的一步。” 现场负责人说。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刘廷举师傅说,像他这样拥有25年工作经验的“老师傅”,一天的工作时间,可以滴10副棋左右,成品率大概在90%,而一般的工作人员一天大概也就能滴6~7副棋。
滴棋是个手艺活,每一刻都要全神贯注,并且不能带有负面情绪。如果滴子的人心情不好,会直接影响每颗棋子的“成型”,导致废品率大量增加。
“学会滴棋不难,但想要滴出一手好棋,需要数年磨练。”除了昆明十大工匠之一的刘廷举师傅,这里还有拥有十多年工作经验的,七八年的,三四年的,不同级别的棋,让不同级别的工匠来做。
为严格控制产品质量,中高端的产品都是匠人来滴棋。
打 磨
另一个不能说的秘密
接下来,是打磨,这是一颗棋子的灵魂。
不同的棋子采用不同的打磨方式,棋子的质感借助打磨工艺完美体现。
刚刚滴出来的子,一般都是非常“光亮”的。不过,棋手一下棋就是一两个小时,为了保护棋手的眼睛,需把棋子打磨成磨砂 “亚光”的。
也有一些收藏型的产品,要打磨成“表面光亮”的。因为它是用来传世的,出于观赏需要,把它打磨得摸起来一点纹络都没有,而且人为在它表面上一层保护层,类似文玩术语里说的“包浆”,防止氧化。
至于打磨工序,那是另外一个秘密。
中高端产品一直坚持手工操作,刘廷举师傅之前和其同事6个人花一个月的时间打磨过20副云子,云子的底部有字,打磨的时候既要去掉每个棋子底部的龟纹,同时又不能碰到字,非常困难。
但云南围棋厂就有这个技术,所以又多了一个不能说的秘密。
流 程
每个环节都是技术活
接下来进入分拣环节。3名工人快速地将棋子按大小、形状、色差、损毁情况等分拣开来。一副棋361颗棋子,每颗子直径公差不能大于0.5毫米,不允许有色差,有龟裂,有花纹。
这就相当考验工人的眼力和“经验值”了。
“最快的分拣工人,每月可分拣2000副左右,慢的1000来副。而且还要看是什么棋,越高档的越难拣。最好的棋,一个月也只能拣三四百副。”
不难想象,这是一项枯燥的工作,日日如此,周而复始。
“既要眼明手快,又要承受巨大的劳动强度,几乎每3天就要换一副毛线手套,因为手指的地方摩擦力大,很容易破损。”一名分拣员说。
经过前面的大致流程,再经过清洗、检验、精细处理后,云子的美被呈献给世界,形、色、声、手感、质地5个方面俱佳。
真可谓,每个环节都是一个技术活,为艺术而生。
云子目前已成为中国棋院专业比赛指定用棋,得到了陈祖德、王汝南、聂卫平、马晓春、芮乃伟、陈丹淮等棋手的青睐和好评。他们,每个人都赫赫有名。
云子作为“国宝级”的手工艺品,作为云南省非遗项目,与云花、云茶、云药、云咖啡一样,已成为驰名全国乃至世界的云南骄傲。(包涛 周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