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3日讯,上世纪40年代的北京中轴线是什么样子的?昨天,故宫博物院首发《北京城中轴线古建筑实测图集》,重现北京城的脊梁。这也是迄今为止,北京中轴线最完整的一套记录。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这套资料对目前正在进行的中轴线申遗具有推动意义,对于中轴线建筑群的保存、研究、修缮、复原有着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
测绘者在战乱中绘制了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的北京城中轴线主要古建筑实测图,共704幅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批资料是1941年为预防北平古建筑遭战火焚毁,营造学社社长朱启钤谋划,由建筑师张镈主持完成的。后来,资料分散在三家单位收藏,一度鲜为人知。此次出版是70多年来这批“国宝级”的资料首次聚首亮相,其中包括地安门等7座已消失古建的惟一科学数据及影像资料。值得一提的是,故宫计划以此为基础修一部宫廷古建专史。
716幅中轴线资料图首次公开
1941年开始的这次测绘整整历时4年,测绘者在战乱中绘制了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的北京城中轴线主要古建筑实测图,共704幅,目的是为后代“留下真迹”。单霁翔直言:“这是20世纪40年代北京中轴线建筑空前规模的测绘活动。”
后续,这批图纸藏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前身——北平旧物整理委员会,其中50幅远赴台湾展览后被滞留。上世纪60年代,国家将654幅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藏图纸中的355幅图纸拨给故宫博物院收藏,其中绘制的都是紫禁城建筑。
此次整理过程中,除了654幅实测图,清华大学珍藏的营造学社1940年代绘制的故宫古建筑测绘图,共计62幅也纳入其中。
分藏三地,716幅绘制于同时代的北京城中轴线实测图首次合璧亮相。
115座建筑各配4幅“身份图”
这份历史资料以全著称。其中,宫苑广场有总平面、总立面和总剖面;每座单体建筑都配有4幅身份图,包括平面、立面、剖面和大样图。
每幅图上还标注有详细的尺寸和材料、做法。全部数据均按不小于1/50的比例尺,用墨线勾画或彩色渲染在60×42英寸的高级橡皮纸上,图纸完整、数据精确、制图精美,堪称中国古建测绘图范。如今翻看图集,基本都是“原状”展示。“除对严重污损以至影响阅读的图面加以处理外,画面都不会改动。”故宫古建筑研究所所长晋宏逵介绍,仅在图纸右下角增加了总序号、标名等信息。
一本图集将北京中轴线上最主要的115座古建筑信息按从南往北、先东后西的顺序会聚。“老北京最重要、最高大、构成北京城天际线的和标志性的建筑都涵盖在其中了。各建筑群还会按照建筑性质、功能来分组编排,方便阅读。”
故宫首修宫廷建筑史
如今,北京中轴线上的明清北京外城正门永定门、内城正门正阳门的瓮城和五牌楼、明代北京皇城正门大明门(中华门)、长安右门(西三座门)和北门北安门(地安门),紫禁城外皇城内的北上门等7座古建已不存在,这套图集留下了它们唯一的科学数据。
“前几年北京市复建永定门,这套图提供了关键的数据。”图集中,上世纪30年代永定门外观,上世纪50年代永定门城楼大木结构等图像资料也一并发布。晋宏逵介绍,当年测绘成果确实包括一批照片,遗憾的是现在还难以确认是否得到完整保存。
未来,图集还将出“续篇”。晋宏逵直言,故宫这座世界遗产,中国仅存的宫城实例,中国最完整的古代皇宫建筑群,至今还没有一部自己的古建筑专史。“这套图集出版,为编修故宫建筑史奠定了基础。”
相关新闻
故宫也要拍影视
去年,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捧红了一众文物修复师。今年,故宫博物院宣布成立自己的影视研究所。
昨天,故宫研究院一口气儿新成立5个研究所,除影视研究所,还有钟表研究所、宫廷原状研究所、故宫文物南迁研究所和世界文明古国研究所。至此,故宫研究院成立了20个研究所,涵盖器物、书画、戏曲、法治、历史、考古、工艺、园林和技法等学术领域。
新成立的研究所逐一发布规划。其中,故宫文物南迁研究所和影视研究所将联手,在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宫博物院成立100年的时间节点上,创制影视作品。宫廷原状研究所将致力于还原历史。“故宫每年都有新开放的宫殿,最佳的状态就是恢复原状。这需要前期进行大量研究和调研。比如养心殿未来就要规复旧制。”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故宫还藏有大量十八世纪的西洋钟表,每一架的修复都具有学术意义,这就是钟表研究所面临的挑战。”世界文明古国研究所则将重点聚焦“一带一路”,极具特色的藏品资源和研究优势都将成为学术沟通、文化交流的渠道。记者 刘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