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者不完全统计,6月2日至6月6日,宝莱特、科陆电子、星辉娱乐等17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兜底式”增持公告。
“‘兜底式’增持是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稳定股价的重要举措,从效果来看,可谓立竿见影。”中国经济网首席评论员温鹏春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从其背后逻辑而言,一方面说明控股股东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具有信心,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公司股价已进入相对合理或被市场低估的区域,再此基础上,“兜底条款”又为其增加了一条安全防线,所以对上市公司兜底范围内买入的员工来说,风险相对较小,但若期望获得超额收益,还需看市场的整体运行情况;对于场内其他投资者来说,此举无疑鼓舞人心。
一位来自大型券商研究机构的策略分析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7年以来,市场上存在大量的超跌个股,且约八成的个股收益为负。在此背景下,若上市公司业绩基本面较好、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对员工增持承诺收益兜底,可以理解为“从具有相对信息优势的内部管理人员角度来说,一方面说明股价超调下的公司股票投资价值被市场严重低估,另一方面说明上市公司对业绩、发展前景有较强的信心。”
结合6月2日发布“兜底式”增持公告的凯美特气和奋达科技两家公司的实际情况看,两家公司在公告前的股价均处于近2年的底部位置,且两家公司2017年中报的业绩预警显示净利分别有100%、30%的高增速,再加上公告前股价离大股东股权质押的质押线还有20%以上警戒线空间,所以,上述分析师认为,此时提出员工增持兜底有利于公司的股价稳定。在未有宏观系统风险的情况下,上市公司股票资金的供给情况因为员工增持而得到改善,短期内有利于公司股价确认底部,但中期是否能确认底部,仍有赖公司基本面。
但该分析师也指出,“兜底式”增持存在涉嫌“以其他手段操纵市场”的风险,以及大股东能否兑现兜底也存在不确定性。根据历史经验,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不履行承诺的案例数量也较多。因此,虽然大股东承诺增持兜底,但其背后也存在大股东履约的信用风险,以及市场监管的政策风险。
虽然部分上市公司发布的“兜底式”增持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当前的投资者信心,但在温鹏春看来,若从整个市场运行方面来看,由于“兜底式”增持的上市公司数量有限,因此,并不能确定大盘就此结束调整,市场未来的发展依然会由增量资金的做多能量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