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广西 » 正文

全球报道:千街百道"绣花功" 南宁打造畅通文明现代宜居城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6-07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千街百道“绣花功”——南宁打造畅通文明现代宜居城市纪实今天,又一年高考开始了。城市交通治理,也像一道道难解的高考题,解好

千街百道“绣花功”

——南宁打造畅通文明现代宜居城市纪实

今天,又一年高考开始了。城市交通治理,也像一道道难解的高考题,解好了一道,还有更难的等着。正如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中央领导所强调的那样: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近年来南宁迎难而上,在千街百道下足“绣花功”,于城市交通管理考卷上为市民写出了大量精准的答案。

在南宁市持续深入开展“美丽南宁·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的大框架下,南宁交警秉承精细化管理和宜居城市建设理念,在提高创新能力上下功夫,灵活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从一条道路、一个路口、一辆电动自行车、一名“泥头车”驾驶员等细节着手,以“绣花”式管理手法破解城市交通管理难题:

——不“禁”不“限”管好电动自行车,公安部交管局盛赞:“在保护公民交通权利特别是电动自行车的通行权上,南宁做得最好!”

——汇集职能部门、媒体、志愿者、行业企业乃至公众力量倡导文明交通,众多网友点赞“礼让斑马线,我只服南宁!”

——“大数据”贯穿交通管理全程,违法违章无处遁形,“南宁第一路”民族大道设计通行率提升40%。

绣花不是扯布“一禁了之”

6月5日8时许,南宁市长湖厢竹路口车流如织。非机动车信号灯转绿,待行区内的数十辆电动自行车优先出发;5秒钟后,机动车信号灯转绿,同方向的机动车鱼贯而出——短短5秒钟的“蓄水式放行”,电动自行车不占道、机动车不“卡壳”,路口的通行效率提高了近10%。

南宁市区有近200万辆电动自行车,平均每2名市民就拥有一辆。操作简单、使用便捷的电动自行车在给市民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一度成为南宁市道路交通安全的“心腹大患”:闯红灯、逆行、占道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给市民的出行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仅2014年,南宁市区内共发生涉及电动自行车的事故193起、死亡54人。“电动自行车违章严重、事故频发,曾有不少网友建议南宁‘禁驴’。”南宁市交警支队秩序科副科长韦东明说。

“绣花”不是“扯布”,精细化管理不能“一禁了之”。南宁交警分别从“车、人、路”细节入手,“绣”出电动自行车管理的各个枝节:车——全面实施电动自行车上牌制度,不合格电动自行车品牌和型号从源头出局;人——登记上牌、违法违章均需参加交通安全学习,高峰期每天参加学习的驾驶人超过1万人次;路——试点“蓄水式”放行、规划待行区,在保障电动自行车路权的同时严查违法违章行为。

南宁市交警部门治理电动自行车摸出了“以学促管,罚学结合”的新路子,不用“禁”和“限”也能管得住、管得好电动自行车。2017年1-4月,南宁市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了22.73%。

当前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超过2亿辆,南宁不“禁”不“限”管好电动自行车的经验引起各界关注。2016年11月28日晚播出的《焦点访谈》栏目在总结上述经验后称:“广西南宁通过制定实施地方法规,依法整治电动自行车取得了明显效果。”

“礼让斑马线我只服南宁”

最近,一起外地“路怒族”打人事件,引发不少网友对南宁的点赞:“礼让斑马线,我只服南宁!”

小小斑马线,城市风景线。

车让人,人谅车。在南宁,“礼让斑马线”成为有温度的南宁名片。外地游客白小溪曾在自己的微信上感慨:南宁的“车让人”让我们外地客感到很温暖,而等回到自己所住的城市后已经“很不习惯”。

出租车司机黄世国3年前的遭遇让人印象深刻:2014年5月9日,一位乘客误认为黄世国礼让斑马线是为了拖延乘车时间,不仅拒付车费,还出语辱骂。事件发生后,社会各界力挺黄师傅——在南宁交警的努力下,相关职能部门、志愿者、各界媒体、交通运输企业及公众等五支力量汇集,甘当“礼让斑马线”的铁杆“粉丝”和坚强后盾。黄世国不仅得到了舆论的普遍赞誉,还被评选为“文明礼让”使者。

“汇聚五支力量,社会协同共治。”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美丽南宁·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南宁市从2012年起部署开展“礼让斑马线”活动。南宁市交警支队支队长蒋卫红介绍,目前,全市公交、出租车文明礼让率达99.7%,80%以上的私家车都能自觉做到文明礼让斑马线。汇聚职能部门的力量,市文明办、公安交警、交通运输、教育、团市委、总工会等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确保了“礼让斑马线”活动有序推进并不断深化;汇聚媒体的力量,利用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社会媒介进行高密度、大篇幅、多角度的持续联动宣传,促进“礼让斑马线”理念深入人心并形成自觉行动;汇聚志愿者的力量,组织公务员、青年、居民、妇女等群体和“4050”人员成立文明交通志愿服务队伍,在重点时段、路段参与维护斑马线交通秩序;汇聚行业企业的力量,在公交车、出租车行业率先开展“礼让斑马线”活动,督促企业加强对从业驾驶人的教育管理;汇聚公众的力量,组织策划“小手拉大手”行动、为礼让出行“点赞”,“拒酒驾、行礼让”等主题活动,在全市公交车和出租车、公务车、私家车中开展“百名礼让之星”评选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增强了驾驶人的文明交通意识。

磨好绣花针方出绣花功

“再灵活的电动自行车,遇到施工围挡也得‘退避三舍’。”

在南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指挥中心,支队科研所教导员李子龙指着监控画面向记者介绍民族滨湖路口渠化设计的多次修改:受制于地铁建设,该路口4个方向都曾设置长时间、大面积围挡,施工方还多次调整围挡范围。如何避免路口出现交通“肠梗阻”,成为交警必须直面的难题。

民族滨湖路口的状况,堪称近年来南宁市城市建设的“微缩景观”——2016年以来,该市每天遍及3000多个施工围挡,“又双叒叕”成为不少媒体报道该市道路施工的常用语;而与此同时,该市每天新增上牌电动自行车1400辆、机动车550辆,市区交通压力空前。

遍地施工、车多路少,南宁交警利用大数据“见招拆招”:以“南宁第一路”民族大道为例,全长10.8公里的民族大道上新建交通信息诱导屏3块、小型LED信息屏38块,“前往××路畅通,预计需要六分钟!”类似这样的交通信息提示,如今在南宁街头设置的交通诱导屏上都能见到。根据数据分析,准确计算出前往目的地所需的时间,为广大的驾驶员提供了及时准确的路况服务。

信号灯则依靠大数据“掐秒”指挥,出城方向形成“绿波带”,“以往不少着急赶路的乘客都主动提出‘不走民族大道’,现在越是着急越是要走民族大道。”出租车司机杨师傅说。

目前,该市共设置交通流量检测436处、交通诱导屏99块,实时监控周边区域路况态势,进行动态诱导疏通拥堵,让路况信息更加及时准确,提升城市整体的出行效率,确保了城市主干路的畅通有序。

现在,大数据已经贯穿南宁交警管理服务的全程。“每次出门前都要看看交警的‘邕易行’,哪条路车多、哪里有施工一目了然。”一家送餐平台的“外卖小哥”潘杰斌也告诉记者。除了路况信息,报名学车、申领机动车号牌等数十项车管相关业务均可通过手机或者电脑自助办理。“我们还依托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等大数据平台精准打击‘泥头车’撒漏、套牌车上路等,让违法违章行为无处遁形。”李子龙说。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