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贵阳市的北京·贵阳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外景。资料图片
2016年,贵阳市大数据产业规模总量达到1300亿元,同比增长41.9%;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50亿元,占全省比重超过50%;大数据及关联企业超过4000家;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预计达到700亿元,同比增长31.6%……一连串优异亮眼的“成绩单”,昭示着贵阳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勃勃生机。
作为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核心区,省会贵阳打响大数据“突围战”,培育发展大数据核心业态、关联业态、衍生业态,加快实施大数据项目,加快培育大数据产业,不断完善大数据法规体系,持续聚集大数据人才,迅速抢占大数据发展制高点,大数据产业规模总量连年保持高速增长。
抢占先机发展大数据,贵阳正从工业时代的旁观者、跟随者,成为大数据时代的重要参与者,甚至是积极引领者;贵阳几年前播下的大数据“种子”,如今正逐渐成长为生机勃勃的“智慧树”。
创新驱动
引领经济转型升级
2014年以来,贵阳市全力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始终狠抓产业集聚与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培育大数据核心、关联和衍生三大业态,推进大数据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数据产业能量不断释放。以大数据产业为引领,重点推进端产品制造、呼叫中心和服务外包产业、电子商务产业、大数据金融等大数据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依托数据中心集聚发展大数据相关产业的“1+N”格局。
戴尔、阿里巴巴、腾讯、京东、奇虎360等国内外知名大数据企业落户贵阳,货车帮、朗玛、东方祥云等一批本土企业迅猛成长。国信优易、华傲数据、数据堂等一批领先企业在贵阳聚集,大数据精加工产业集群正在形成。数联铭品利用大数据实现企业全息画像,建立金融信用评级大数据平台,定期发布“财新BBD(数联铭品)中国新经济指数(NEI)”。建设大数据安全产业基地,引进了中国网安、航天十院、爱立示、网秦、亚信等优强企业。
在加快发展大数据关联产业过程中,贵阳全力打造“全球呼叫·贵阳服务”品牌,实现就业超过20万人,跃升为继北上广苏之后的第五大服务外包与呼叫中心产业聚集地。2016年3月,富士康在中国内陆第三个服务器生产基地在贵阳正式投产,贵阳实现了服务器制造零突破。
同时,贵阳全面发展大数据衍生产业。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众筹金融交易所、大数据金融与投资市场、大数据征信中心、大数据资产评估中心、云计算资源交易中心等一批创新企业(机构)相继成立。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电子商务+社区和电子商务+跨境,初步形成了具有贵阳特色的农村电商生态环境。
此外,贵阳还狠抓大数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大数据+传统产业”改造计划,借助“痛客梦工厂”、贵阳思爱普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等平台,实施“千企改造”“一企一策”,发布企业发展痛点,运用“创客众包”方式征集解决方案,按照年均不低于100户目标,全面推进规模以上生产制造企业开展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发展。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计划,建设农业云,实现涉农数据的共享开放和交易。推进“互联网+”普惠金融、益民服务、高效物流等行动计划,扩大服务范围、增强服务能力、提升服务质量,推动服务业商业模式、服务内容和服务业态创新,增加三次产业有效供给。
以大数据为引领,贵阳工业经济实现大幅提升:全市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均保持高速增长,在2010年的基础上全部实现翻番,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速最快的时期。今年一季度,贵阳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52.46亿元,同比增长23.5%;电信业务总量预计为65.2亿元,同比增长25%左右,预计完成一季度目标的110%;预计完成电子商务交易额197.58亿元,同比增长32%。
“聚”“通”“用”
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贵阳市人大办公楼一楼电子显示屏上有这样一行字:“《贵阳市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条例》于2017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全国首部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地方性法规。
“目前,各级政府部门积累了海量数据资源,掌握着全社会约80%的信息资源,要让这些海量数据创新应用、创造价值、释放能量,共享开放是必由之路。”在贵阳市信息产业发展中心高级工程师、共享开放平台负责人黄明峰看来,如何实现这一价值,核心只有三个字——“聚”“通”“用”。
“聚”即“汇聚”,云上贵州、贵州省政府数据开放平台、贵阳市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等平台的建立和投用,给大数据的汇聚打造了“安身之所”。“通”即数据的共享交换。在数据共享方面,贵阳市一马当先,构建了“一网一目录一企四平台”(即电子政务网,政府数据资源全量目录,块数据城市建设公司,“云上贵州”贵阳分平台、政府数据共享平台、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数据安全监管平台)的政府数据共享开放体系。
如果说“聚”“通”是打造大数据这个金矿,那么“用”则是真正让数据变成黄金。在全国率先建成的贵阳市公安局“块数据指挥中心”,打破了公安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数据壁垒,实现了公安专业数据、政府各部门管理数据、公共服务机构业务数据、互联网综合数据的集成应用。
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贵阳市全面推开“数据铁笼”工程,建立市级统一的数据铁笼可视化监测、分析、考核平台,权力运行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风险都能被及时发现、预警和分层次推送,让失信市场行为无处遁形,权力运行处处留痕,真正实现变事后监督为过程监督,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目标。
以大数据为引领,贵阳把大数据“聚”“通”“用”贯穿于城市综合治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加快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积极打造大数据全治理链,形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工作格局,让大数据发展红利惠及大众民生,让城市管理更加精细、高效。
“痛”“堵”“难”
推动民生问题解决
在贵阳,只需要一款手机APP,就可以足不出户在掌上办水电燃气生活缴费、公积金查询、违章查询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
“查询社保、公积金,再也不需要专门跑一趟办事大厅了,拿起手机一点,全部搞定,真是太方便了。”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受益于“筑民生”便民服务平台,不用再多跑冤枉路,办事越来越方便。
今年4月,“筑民生”平台上线之初,便整合了市政务服务中心、市人社局、市交管局、市教育局、市公积金中心等十余个部门的资源,融合推出生活账单、医疗保健、就业服务、户籍证照、安居乐业、出行服务六大类便民服务,市民只需通过手机APP便可“一站式”享受近百项服务。经过几个月的持续努力,平台上线的服务已增至152项。
作为贵阳市以大数据为引领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的十大重点工程之一,“大数据民生”工程计划以“筑民生”综合服务平台为基础载体,通过对民生全领域、全过程海量数据的记录、共享、挖掘,深入释放贵阳民生服务资源的潜在价值。
针对外来流动人口这一社会管理“痛点”和难点,2015年4月,贵阳市云岩区公安分局“对症下药”,自主建设了“智慧门牌”数据管理平台,运用大数据理念破解城中村人口管理难题。
作为“智慧门牌”试点村的贵阳市云岩区改茶村,曾是盗窃等各类案件的高发地,在一块块“智慧门牌”安装在村内每栋楼房外仅1年时间后,改茶村的“两抢一盗”案件同比下降30%。通过“智慧门牌”后台数据,公安机关抓获30余名嫌疑人。
贵阳市正积极构建“数据民生”贵阳模式,推动大数据在民生领域的应用,以大数据服务社会民生,推动大数据与群众衣食住行、健康医疗和社会公共服务等相融合,更好地解决民生“痛点”“堵点”“难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