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海南 » 正文

全球报道:澄迈“空心”宋岭村成了“珠宝第一村”(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6-09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澄迈县金江镇宋岭村村民在加工玉石工艺品。 记者 王凯 通讯员 王家专 摄“离开村子几十年,如今大家又开始搬回来了。”走在溪流

澄迈县金江镇宋岭村村民在加工玉石工艺品。 记者 王凯 通讯员 王家专 摄

“离开村子几十年,如今大家又开始搬回来了。”走在溪流旁的环村道上,享受着百年古树下的荫凉,1986年就从澄迈县金江镇南墩村宋岭村民小组走出去打拼的王锦,看着村里拔地而起的新楼有些感慨。

离金江镇不过短短10分钟车程,宋岭村坐拥一片古树、一汪活水,是周末休闲的好去处。但是,一年多前,进出村子的仍旧是黄土路,想在地图上找到宋岭的名字还得花费一番功夫。

“村里都是沙土地,地少还贫,种点地瓜、芋头糊口还行,想赚钱,就得出去闯。”王锦说,自他30年前到广东闯荡,从事珠宝玉石加工开始,80来户的宋岭村,前前后后有100多人到广东谋生活。如今,在东莞、惠州、阳江一带做玉石生意的人,几乎都有宋岭人的身影。

勤劳吃苦的宋岭人在广东闯出了一片天地,但在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后,宋岭村也逐渐成了“空心村”。

“一心盯着土地,却忽视了咱们村里最好的资源。”宋岭村名誉村民小组长王英章说,2015年下半年,省相关部门来到宋岭村调研扶贫工作,一语点破了村庄发展的死结:既然有大量村民在省外从事珠宝玉石加工,何不把优势产业引流回村,着力打造成为支柱产业?

其实,当年王锦外出闯荡,一路从学徒工做到拥有自己的加工厂,不是没想过把产业带回家乡。但个人势单力薄,想让产业在家乡落地生根,着实有难度。“后来省里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找到我,希望我带着产业回家。有了政府支持,我想都没想就同意了。”王锦说,不仅要带产业回乡,还要带技术、带人脉、带渠道。

2016年春节刚过,王锦一改往年过完节就回广州的行程,与村民们一起谋划起珠宝加工厂事宜。

出乎王锦的意料,很快,宋岭村就建起了2000平方米的厂房,100多台现代化的加工机器进场,珠宝玉石加工在村里搞得如火如荼,村口还竖起了“海南珠宝第一村”的牌子。

借着在广东积累下的客户和人脉,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宋岭村如今已经能对200多种玉石原料进行加工,产品不仅得到业内的认可,甚至还远销到巴西等境外市场。

除了根据外地客商的订单进行来料加工,宋岭村当地的黄蜡石、木化石、火山岩等原材料也能生产出精湛的工艺品。得到市场认可,村民们的收入也水涨船高,从原先每年3000元上下,到如今能有6000元保底,村民们还能借助2015年底成立的宋岭山水合作社,在年底获得产业分红,彻底甩掉穷帽子。

同样在东莞闯荡了十多年的王仕府,听说家乡搞起了珠宝玉石加工,二话没说就回了家:“离家久了,谁不想回来呢?”抱着和王仕府一样的想法,返乡为产业发展助力的村民越来越多。

“咱们村生态条件好,还能发展旅游啊!”“借着珠宝玉石加工,还能做体验旅游呢!”“那如今的厂房可不够,还得扩大!”空荡荡的宋岭村又热闹了起来,新话题引发思维的碰撞,谋划着新发展:开发玉石加工业旅游体验项目、利用有水有林的自然环境打造澄迈县城休闲旅游的后花园……

泥土路换成了宽阔平整的水泥路、低效的农业产业换成了发展迅速的珠宝玉石加工,曾经都想着往外跑的宋岭村人纷纷迈出了返乡的步伐。

王英章笑道,村里发展前景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好,又有谁不愿意在家门口就过上幸福日子呢?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