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手工吉他在国际上扬眉吐气
犹小飞。记者 张锦辉 摄
工匠名片
犹小飞,男,36岁,手工吉他制琴师。
推荐理由
他精通各类吉他制作技艺,每年制作的手工吉他有一半卖到了国外,让中国手工吉他在国际上扬眉吐气。
曾获荣誉
2014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2016年度“巴南工匠”。
4年前,一名中国制琴师将自己制作手工吉他的一段视频发在美国原声吉他论坛(AGF)上,很快引起了欧美吉他界上万名网友的激烈争论。
很多欧美吉他爱好者及手工吉他制琴师戴着“有色眼镜”调侃:中国制作的吉他都是垃圾,不值一提。
但也有吉他爱好者站出来打抱不平:中国也有非常优秀的手工吉他制琴师。视频里这位中国制琴师制作的手工吉他,就是非常棒的乐器。
这名中国制琴师就是犹小飞。当时,他能够获得少数欧美吉他爱好者的支持,已非常了不起。
手工吉他制作在欧美已有上百年历史,但在中国,至今仍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制作水平普遍不高,无论是制琴师还是手工吉他,一直以来都很难得到国际吉他界的认同。
2011年,犹小飞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把自己制作的木吉他送往美国手工吉他制琴师协会(GAL)评定,没想到顺利过了关。由此,他成为了第一个加入GAL的中国籍手工吉他制琴师。
全球知名制琴师行业组织GAL的肯定,给了犹小飞一把打开国际吉他市场大门的钥匙。很快,犹小飞的木吉他卖到了美国、菲律宾和新加坡等国,甚至还远销被誉为“吉他王国”的西班牙。
近几年来,犹小飞每年大约制作10把木吉他,其中一半都卖到了国外。他凭借一己之力,成功让中国手工吉他在国际上扬眉吐气。
不仅如此,犹小飞的木吉他身价也不菲——每把四五万元,至少相当于国内大多数同行制作的木吉他身价的3倍。
高身价来源于高超的技艺及优良的产品品质。
犹小飞精通扇品吉他制作技艺。扇品吉他的品丝、琴桥、弦枕和琴颈的末端都是倾斜的,六条琴弦的长度也不同,看上去和标准吉他有很大区别。其可解决标准吉他低音弦调得很低时容易出现打品或声音很软的问题。
记者在犹小飞的工作室里感受到,他制作的扇品吉他,弹奏时高音清脆明亮、中音饱满圆润、低音浑厚有力。同时,左手按弦时不费劲、指头不容易碰到别的琴弦,手感非常好。
吉他制作大师、吉他收藏家、中国香港籍人Thomas Wong,是犹小飞的“引路人”。2007年,犹小飞与他在BBS上“一聊如故”,建立起了亦师亦友的关系。自此,犹小飞告别了“自学阶段”,眼界大开,逐渐学会了民谣吉他、古典吉他和爵士吉他等各类吉他的制作技法。
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他的成功,更多的是靠自己“为琴疯狂”的那股劲。
犹小飞干过机修工、销售员和水电工等多种职业,还开过琴行。但他的梦想却只有一个——做一名吉他制琴师。2005年,他为此关掉了月收入2万余元的琴行,甚至,还偷偷卖掉了全家人唯一的住房,用卖房款去购买吉他制作工具。
朋友不理解,父母责怪他没有责任感,他成了别人眼里“走火入魔”的怪胎。
开头的两三年,由于很难卖出去一把吉他,犹小飞穷得每月只有两三百元生活费。
但这些都不能阻止他制作吉他。他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并常常熬夜。有时,从一大早忙到下午4点后,他才因饿得慌发现自己连早饭都还没吃。
正是10余年如一日的坚持,成就了今天的犹小飞。
巴南区鱼洞大桥下的易生活小院,是犹小飞的工作室。如今,在这个摆放着螺丝刀、磨具和刨子等上百种工具的地方,犹小飞每天依旧要工作10小时。最初的那股“疯劲儿”,依然未减分毫。
“不管我在生活中遇到什么烦恼,只要一进入工作室,立刻就能够放松心情。”犹小飞说,或许,这就是他痴迷制作手工吉他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