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人物 » 正文

全球报道:新中国首任审计长去世 中顾委委员仅剩11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6-10  来源:中华网
核心提示:(法制晚报记者岳三猛编辑熊颖琪)据《中国审计报》消息,5月28日,国家审计署原审计长于明涛因病去世,享年100岁。追悼会于6月5

(法制晚报记者岳三猛编辑熊颖琪)据《中国审计报》消息,5月28日,国家审计署原审计长于明涛因病去世,享年100岁。追悼会于6月5日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于明涛

记者梳理发现,这位历经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的百岁老人,不但历任陕西、河南省长,还是共和国首任审计长,中央政府铁面无私的“大管家”。

值得注意的是,于明涛还是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邓小平曾任中顾委主任,如今这些革命功勋仅剩11人。

文革期间曾挨整被批斗

报道称,于明涛老人是5月28日15时38分,因病在北京逝世。对此,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慰问。

6月5日上午,八宝山革命公墓东礼堂庄严肃穆,哀乐低回,礼堂正前方悬挂着黑底白字的横幅“沉痛悼念于明涛同志”,横幅下方是于明涛同志的遗像。

上午9时,国务院有关领导同志,审计署领导同志、署老领导在哀乐声中缓步来到于明涛同志的遗体前肃立默哀,向于明涛同志的遗体三鞠躬,并与家属一一握手,表示慰问。共600余人参加了遗体送别仪式。

记者注意到,2014年6月,《中国审计报》刊发对于明涛的专访,称国家审计署已经“三十而立”:1983年6月23日,全国人大批准国务院成立审计署,而首任审计长正是于明涛。

于明涛六十年代摄于广州

1917年冬,于明涛出生在直隶深县(今河北深州市)。从深县简易师范学校毕业后,年仅19岁的他就加入中国共产党。一年后,卢沟桥事变爆发,在抗战之时,于明涛主要是在家乡一带活动,重点从事政治宣传和经济保障工作。

1949年,作为南下干部,他来到湖南,在这里一工作就是11年。1959年底,中央决定全国成立6个分局。中南局机关设在广州,分管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河南五个省(区)。于明涛时任湖南省委书记,调任中南局财委主任。文革期间,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调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没多久,就被打成黑帮,中南局理所当然地成了“黑窝”,被整得很惨。但不管怎样被批斗,于明涛没做过一件违心的事,没说过一句违心的话。

1977年,于明涛奉调赴陕西主持工作,先后担任省委书记、省革委副主任后兼省长,前后历6年之久。期间他曾到咸阳钢管钢绳厂调研,听完汇报后,厂领导请于明涛到小食堂就餐。但于明涛谢绝了,他和厂里的工人一起排队打饭,边吃边聊。当时,工人们只知道和他们一起吃饭的是省里的人,后来得知竟是省委书记、省长时,兴奋不已。

食堂的工人师傅得知这一消息后,给《陕西日报》投了一篇稿件,题目就是“这样的省长好”。

在军方招待所初创审计署

在北京开会时,习仲勋见了他说,你的头发白了。于明涛答,我该退了。习仲勋笑着说,那也等我退了你再退。

1983年,于明涛66岁。就任河南省委书记兼省长刚两个月,他忽然被中央任命为审计署审计长,主持审计署的筹建工作。原来,1982年12月4日,新宪法公布施行,正式确立在我国实行审计监督制度。

上任伊始,一穷二白。第一件事是找房子,拉人马,从无到有地制定审计制度。于明涛说:“当时没有办公地点、没有宿舍、没有干部。虽然有个公章,却没地方放,只得天天装在兜里。后来,找到了装甲兵的招待所,初创时的审计署才算安顿了下来。”

审计署网站曾于2015年10月详细描绘过于明涛当时的临时住处:这个20多平方米的房间被一块布帘隔成两半,帘内是卧室,帘外是会客室。

然而就是在如此艰苦的情况下,第二年3月,于明涛领导的审计署就向国务院上报了对天津铁厂等四个单位的审计报告,开始了以审计的形式,对中国经济实行监督,并在今后的岁月,掀起一次次审计风暴,当起政府铁面无私的“大管家”。

1997年底,于明涛90岁生日时,时任国家审计署审计长的李金华亲笔书写的祝词中说:您出任新中国第一任审计长,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为我国审计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国的审计事业能有今天的良好局面,与您的长期关心指导是密不可分的,其中包含您的大量心血。

最年轻的中顾委也已97岁

法晚·观海解局(微信ID:guanhaijieju)记者注意到,除了共和国首任审计长,于明涛还有另外一重非常重要的身份——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决定实行老干部离退休制,废除了领导职务终身制。1982年7月,小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鉴于我们党的状况,我们干部老化,但老干部是骨干,处理不能太急,太急了也行不通。所以,我们需要顾问委员会来过渡……也许经过二届代表大会以后,顾问委员会就可以取消了。如果两届的话,就要10年。”

2012年1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原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原国家审计署审计长于明涛(右一)、原中组部副部长李锐(右二)、原国家体改委党组书记安志文(右三)、原国家经委主任袁宝华(右四)、原成都军区政委万海峰上将(右五)、原南京军区司令员向守志上将(右六)、原中顾委秘书长李力安(右七)。

从1982到1992的十年之间,中顾委共产生了两届委员,分别是172人、200人,汇集了众多重量级的老干部。十二大通过的党章规定,中顾委的任务是:“对党的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出建议,接受咨询;协助中央委员会调查处理某些重要问题;在党内外宣传党的重大方针、政策;承担中央委员会委托的其他任务。”

此外,委员可以列席中央全会;它的副主任可以列席政治局会议;在政治局认为必要的时候,中顾委的常委也可以列席政治局会议。

与此相当,当选委员的“门槛”非常之高:除必须具有40年以上的党龄外,还要对党有过较大贡献,有较丰富的领导工作经验,在党内外有较高声望等条件才够格。于明涛正是在1987年,也就是中共十三大当选中顾委委员。1992年,党的十四大同意不再设立中顾委,这一机构从此成为历史。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央档案馆共同主办的《党的文献》(2000年第3期)认为,邓小平提出设立顾问委员会制度,连同废除干部终身制一起,实际上都是在为干部的新老交替和培养接班人铺平道路。

记者梳理公开报道发现,随着于明涛的逝世,截至目前,健在的中顾委委员仅有11人。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已有102岁,最小的也有97岁。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