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县政府办随即回应,2013年6月就把网站建好并移交给住建局,但住建局称一直没用过网站,也不知道有这么一行字。随后,该官网终于在“休眠”9个月后发布一条公告,称本网站正在建设、测试之中,现处于试运行阶段,请提出宝贵意见。
在“官网”“官V”雨后春笋般兴起的信息时代,少数地方“官网”长期“休眠”、“官V”频频“失语”。专家指出,电子政务平台沦为摆设,缺失的不只是人才和技术,更是对民意的敬畏。
政府网站“休眠”、官方微博“失语”,“花架子”背后是执政能力欠缺
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日前在京发布的《2013年中国政务微博客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政务微博客账号数量已超过25万个,不少县、乡都已经开通政务网站和微博。
在“网络问政”成为趋势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官员体验到官方网站、政务微博、微信在新闻发布、倾听民意、便民服务等方面的快捷与效率。然而“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少数地方虽然开通了官方网站、微博,却让这一新的问政形式沦为摆设,长期不闻不问。
日前记者登录河北省兴隆县国土资源局网站发现,间歇性“休眠”是这家官网的常态。该网站首页最近一条新闻更新的时间为2013年12月12日,而在这一条新闻之前,更新日期则是2011年7月13日。
除了“休眠”现象,还有一些网站对公众关注的信息进行“马赛克”处理。黑龙江省曾对547起顶风违纪案例进行通报,却只介绍情况,涉及的违纪干部都以“某”字代替,不少公众质疑,通报情况为何模糊处理,不能“指名道姓”?
还有些官方网站开通了交流板块,却对公众反应的问题无限期“拖延”,或在回复中用语“雷人”,让公众瞠目结舌:河南省沈丘县主办的中国沈丘网曾长期把“您好,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的”作为对于所有问题的统一回复,但不少公众反映“尽快处理”迟迟没有下文;网友在江西龙虎山政府网站留言称“学校合并后,小学生读书不方便”,得到的回复却是“乱就乱,叫他们别上学”。
不少网友认为,电子政务是政府现实执政能力的延伸,政府在网络领域的反应能力折射的是执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