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中国频道 » 正文

全球报道:瞄准高端莫盲目(话说新农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6-11  来源:中华网
核心提示:分析市场需求,首先要摸清主流需求,围着这个去调结构、改产品,才能事半功倍春耕期间,各地农民致力种植结构调整的新闻时常见诸

分析市场需求,首先要摸清主流需求,围着这个去调结构、改产品,才能事半功倍

春耕期间,各地农民致力种植结构调整的新闻时常见诸媒体。笔者就注意到这样一个案例,在东北一个玉米产区,当周边村民都在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加快土地流转时,一位农民却逆市“增持”,将原本的30垧地扩大到100垧,而且只种玉米。理由很简单,上一年其他村民的玉米5角多钱论斤卖,他的玉米9元多钱论穗卖。尝到高端种植的甜头,想着扩大“战果”,自然有了扩大面积的心气儿。

说实话,看到这则新闻时,既惊喜于这位农民能在玉米总体行情如此不好时还能获得这么高收益,同时也对他的选择有点担忧。9元多1穗玉米,虽非天价,但这个价格也不是普通消费者愿意接受的,这样的农产品购买人群应该还比较有限。新闻中也提到,他去年的60万穗玉米中还剩2万穗没有卖出,比例虽然不大,但今年种植面积扩大后,产量预估会提升到300万穗,如果没有品牌口碑和任何认证加持,又远离高端消费需求相对旺盛的大城市,到哪儿去找如此大的市场来消化这些高端玉米?

眼下,不少地方都把瞄准高端需求作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制胜法宝,似乎上了这个道儿,结构调整就大功告成了,农民收入大幅增加也就“没跑儿”了。

但是,高端之路走起来并不轻松,笔者看到的另一则消息也证明了这一点。一位众人眼中的成功人士投身有机农业领域,纵是拿到了环境条件优越的地块,建起了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取得多项国家有机认证,8年时间还是亏损了2000多万元。原因就是市场遇阻,好产品找不到好销路。

产品能不能得到认可,结构调整成不成功,说到底还是市场说了算。这也就是为何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强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分析市场需求,首先要摸清主流需求,围着这个去调结构、改产品,才能事半功倍。否则,如果不具备任何基础,没做好相关准备,就盲目瞄准小众的高端需求去调整,恐怕只能事倍功半。

随着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农产品消费需求快速转变。基本需求正从“吃饱”向“吃好、吃得安全、吃得营养健康”转变,与此同时,多元化、个性化、高端化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多。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应当正视这样的市场需求,加强主动对接。从政府角度讲,一方面要培育市场。这其中既包括要从生产要素入手改善农产品的生产环境,减少化肥农药投入让土壤恢复活力,加强农民绿色生产知识培训提升农产品安全性等,也包括让消费者树立对农产品的信心,愿意接受优质优价。与此同时,要严管市场,避免出现因监管缺位导致以次充好的农产品进入市场,保证诚实经营者不吃亏。从农民角度讲,要了解市场、适应市场,无论种植什么都坚持科学种植、质量达标,这样即便是普通品种,市场竞争力也不会差。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