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年前,林则徐在广东虎门发起的销烟运动,让中国近代史以一场波澜壮阔的民族禁毒斗争启幕。178年后,毒品作为社会发展的一朵“恶之花”,仍然存在于世且破坏着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吸毒、制毒、贩毒等违法犯罪行为,不仅让很多家庭支离破碎,还给社会的稳定和平安带来许多隐患。“禁毒,一场不停歇的人民战争”这一理念早已根植在大家的心里,如何依法破解毒品所带来的各种社会难题,也是禁毒人民战争中的一次重大探索。
今年,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市委提出以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作为今后成都发展的目标,城市发展以平安稳定作为基础,禁毒工作事关社会平安稳定,也考验着党委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如何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深入推进平安成都建设?成都市禁毒委按照国家禁毒委、省禁毒委的工作部署和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不断创新思路,从病残吸毒人员的收戒、毒品无毒化销毁和强化吸毒人员管控三方面入手,将禁毒人民战争中的三大难题一一攻破,走出了一条具有“成都特色”的禁毒之路。
1、开展戒毒收戒“1+1”工程
病残吸毒人员难题迎刃而解
病残吸毒人员的收戒,一直是禁毒工作中的难题,“打击难、收戒难、善后难,长期困扰着各地执法部门。”成都市禁毒办常务副主任、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支队长熊杰对记者说,2014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禁毒工作的意见》,提出探索建立收治病残吸毒人员的机构,来自高层的声音让成都加快了啃下这块“硬骨头”的步伐。
2014年底,在与司法部门深入调研和多次磋商后,充分利用禁毒办平台,成都警方和省戒毒管理局联手利用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资阳强制隔离戒毒所、成都戒毒康复所、成都强制隔离戒毒所等现有场所改造出了专门为病残特殊吸毒人员戒毒康复的机构。这一在全国特大城市首创的戒毒收戒“1+1”模式,结束了成都病残吸毒人员不能收戒的历史。针对病残吸毒人员身体和心理的状况较一般吸毒人员要糟糕一些,戒毒康复所专门配备了多名专职医生,对病残特殊吸毒人员的戒毒康复过程全程监控。除去身体上的治疗康复,戒毒康复所还邀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西南民族大学等医疗机构和高校内的心理专家,专门给病残特殊吸毒人员开展心理辅导。
“只要无死亡危险且生活可以自理,戒毒康复所就24小时接收,收戒后不光戒毒还要治病救人。”“1+1”工程推出以来,目前已经有上千名病残吸毒人员得到了收戒,公安和司法的这次探索合作,不仅依法破解了病残人员收戒的难题,同时还减少了社会的安全隐患,为实现成都城市安全、社会安定、市民安宁提供了有力保障。
2、无毒害化“销烟”
环保处理保城市“青山绿水”
虎门的那场熊熊烈火,展现出了中国人民禁毒的决心。百年后的今天,成都禁毒部门加大对制毒、贩毒等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大量查处的毒品和废液如何采用环保的方式销毁成为一个课题。“毒品的销毁以前都是比较粗犷的方式,但为了城市的青山绿水,为了不破坏城市的美好环境,采用更加环保的方式势在必行。”熊杰对记者说,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环保意识已经根植于成都市民心中,禁毒工作也必须实现环保化处理。
201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成都市禁毒办联合市环保局积极协调市属国有企业兴蓉危险废物处理有限公司,该公司在零盈利的情况下,于当年在全省首个承担毒品无害化销毁的任务。2015年4月17日下午2点,在位于我市龙泉驿区的兴蓉危险废物处理有限公司的工作区内,300公斤毒品和15吨涉案易制毒化学品和化学废料在传送带运输下被倒入焚烧炉,炉内烈火熊熊,300公斤毒品瞬间化为灰烬,标志着成都的毒品销毁工作从此走上了环保的道路。
“成都的国有企业很有担当,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不仅解决了毒品的无毒害化处理,而且还能在处理中将一些废物实现再利用。”熊杰告诉记者,成都推出的环保方式销毁毒品,在国内警界引发了很大的关注,全国很多地区的公安禁毒部门,都到成都来实地探访“取经”。
3、强化吸毒人员管控
全力确保城市“三安”
吸毒,不仅给吸毒者自身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摧残,随之还会引发一系列家庭、社会问题。2017年初,成都市委、市政府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禁毒工作的实施意见》,细化了吸毒人员戒治工作,明确登记在册吸毒人员70人以上的乡镇(街道)必须建设社区康复工作站。截至目前,全市已设立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289个,聘请禁毒专管员1499名,社区戒毒执行率达到81%。成都市温江区黄大姐保洁公司、简阳市“绿色家园”工程等吸毒人员就业安置模式,获得国家禁毒委的高度肯定。同时,成都市把禁毒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对未达标地区严肃追责问责,先后对毒品问题较为突出的区县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进行约谈,并对19名基层干部进行问责。
近年来,成都市禁毒办主动对吸毒人员进行研判分析,在加大打击查处力度的同时,不断强化吸毒人员的管控措施加大社区戒毒康复跟进力度,“对吸毒人员的管控和收戒,不仅是对吸毒人员的挽救,更是对社会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清除。强制隔离戒毒和社区康复戒毒的共同作用,就是要最大限度降低吸毒人员对自己、家庭、社会的危害。”熊杰在接受采访时说,成都在采取这一举措后,侵财类案件警情下降明显,在几个重点区域,警情更是有了质的下降。
与此同时,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成都还将在今年内建立毒品成瘾鉴定中心,“以前有少数吸毒人员想钻法律的空子,逃避法律的处罚,鉴定中心成立后,这种情况将不会再发生。”为了加大对吸毒人员的管控收戒,成都还出台了举报吸毒窝点的奖励办法,“以前主要是对制毒、贩毒进行举报奖励,现在鼓励大家对吸毒窝点进行举报,这是不断挤压涉毒违法犯罪的空间,也是让市民更广泛地参与到禁毒人民战争中来。”
本报记者 俸奎 李旻 摄影 刘阳
成都禁毒奖励办法出台后多名市民获奖
6名举报人 昨获11万奖金
全市今年以来,毒品犯罪态势得到有效遏制——
●破获毒品刑事案件1000余起
●抓获毒品犯罪人员1400余名
●缴获各类毒品90余公斤
●查处吸毒人员1.4万余人
●强制戒毒2400余人
●行政拘留1.3万余人
同比均上升约30%
今年5月至12月底,市禁毒委部署开展为期7个月的禁毒严打、治理、宣传“三大行动”,在全市范围内迅速掀起了禁毒打击整治工作新高潮。截至目前,全市禁毒部门连续破获一批部、省级目标案件,有力震慑了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涉毒重点区域警情得以下降。
昨日,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召开“全民禁毒宣传月”新闻通气会,通报了2017年我市禁毒工作总体情况、打击制毒犯罪典型案例,并向举报毒品犯罪的群众发放奖励。记者从会上获悉,根据《成都市群众举报毒品违法犯罪奖励办法》,警方现场为2017年上半年举报毒品犯罪案件、符合奖励条件的6位群众代表进行公开奖励,共奖励金额11万元。
今年以来,全市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1000余起,抓获毒品犯罪人员1400余名,缴获各类毒品90余公斤;查处吸毒人员1.4万余人,强制戒毒2400余人,行政拘留1.3万余人,同比均上升约30%,毒品犯罪态势得到有效遏制。在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同时,把毒品预防教育和戒制挽救吸毒人员作为治本之策,深入开展“6·27”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程和“8·13”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程。吸毒人员增长率有效降低,戒断巩固率提高,最大限度减少了社会危害,为社会治安形势好转带来积极影响。其中,特别是病残吸毒人员收戒、吸毒人员管控帮教、毒品无害化销毁工作的探索取得明显成效。本报记者 王静宇
新闻链接——
我市2017年第1期
群众举报涉毒违法犯罪奖励情况
■2017年3月2日,锦江区某快递公司员工在分拣中心工作中发现快递包裹内藏疑似毒品冰毒,后民警根据寄件人信息在锦江区晨辉东路中通快递营业厅查获同一人邮寄包裹,此案共缴获1.74公斤冰毒。根据案件影响程度、侦办难度及战果情况,按照《成都市群众举报毒品违法犯罪奖励办法》第七条第二款之规定,奖励举报人现金人民币2万元。
■2017年4月8日,龙泉驿区某快递公司员工在分拣中心工作中发现快递包裹内藏疑似毒品冰毒,民警接报后查获740克冰毒。根据案件影响程度、侦办难度及战果情况,按照《成都市群众举报毒品违法犯罪奖励办法》第七条第二款之规定,奖励举报人现金人民币1万元。
■2017年4月19日,大邑县某快递公司员工在分拣中心工作中发现快递包裹内藏疑似毒品冰毒,民警接报后查获500克冰毒。根据案件影响程度、侦办难度及战果情况,按照《成都市群众举报毒品违法犯罪奖励办法》第七条第二款之规定,奖励举报人现金人民币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