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济北街道囤家村拆迁工作组办公室的墙上有一幅村地图,在这幅地图上的每个院落上都贴满了小红旗。
根据拆迁奖励协议,该村每个院落只要签订拆迁协议就奖励一万元,拆除院落奖励五千元,捆绑片区全部拆除再奖励五千元,每签订一份协议就将标注一万元的小红旗贴到相应的院落上。
截止到6月11日晚上8时,仅用了6天的时间,全村共92个院落、124户就全部完成了协议签订工作,协议签订率为100%,成为今年济阳滨河社区拆迁第一个签完协议的村。
据记者了解,去年以来,济南市委、市政府加快实施“携河”发展战略,推动城市发展由“大明湖时代”迈向“黄河时代”,这给济阳加快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
为抢抓携河发展机遇,今年3月中旬,济阳县委、县政府启动城市改造征地拆迁工作,用好济阳在携河发展中的地缘区位优势,通过棚改旧改、征地拆迁,为新旧动能转换抢出一片新空间。
不近人情:正派廉洁 带动公平搬迁
“磊磊,你收下吧,又不是多么贵重的东西,这就是咱自家人的一点心意。”这是囤家村的村民又去村支书刘建磊家里送礼了。与以往一样,刘建磊毅然决然地拒绝了,并明确告诉村民,“现在的政策很透明,不会让任何一个人吃亏,也不会让任何一个人沾光,咱们所有数据都在在墙上公示了,所有数据有没有水分大家都一目了然,您也别再破费了,能争取的咱都争取,政策不允许的谁也没办法。”刘建磊一边解释一边把人和礼送出了大门。
除了登门拜访的,还有直接给刘建磊微信转账的,数额高达数千元,但是他没有接收任何一笔转账,并且向村民反复说明拆迁政策。
村民在找刘建磊帮忙未果的情况下,又把目光投向了囤家村拆迁工作组组长胡玉建。他在县委部门工作多年,认识、熟悉他的人比较多,自拆迁工作启动以来,胡玉建的电话变成了“拆迁热线”,一些熟人甚至是老同事、老领导打来电话,从清点内容到人口界定再到签订协议,想让“通融一下、照顾一下”。作为工作组的主要负责人,胡玉建始终坚持“政策允许的可为,政策不允许的不可为,绝不拿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做交易”地原则。
“从工作组驻村的第一天起,指挥部的所有人员没吃群众一口饭、没喝群众一口酒、没拿群众一分钱,树立了公道正派的廉洁干部形象。”胡玉建告诉记者,正是这样的工作作风,获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带着感情工作:真情投入 赢得和谐搬迁
“胸怀城市建设,配合拆迁工作,不让先签的人吃亏,不让后签的人得利”。这是济阳囤家村指挥部的外墙上挂着一幅标语。这幅标语提醒着工作组的每一个人,同时也告诉村民的拆迁原则就是“一把尺子量到底”,坚持公平、公正、公开。
每年的3、4月份,正是桃花盛开的时候,一片一片的桃花林美不胜收,村民看了心里乐开花,可是在清点人员眼里这些都是村民的收益,来不得半点马虎。密密麻麻的桃树林大大增加了清点工作的难度,再加上桃花的花粉落在身上会痒,乱舞的树枝划在脸上就是一道疤。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清点人员仍然坚持实事求是,不多数一颗也不落下一棵。“等公示的时候,要是谁的多了,你尽管来找我们。”工作人员严谨的工作作风赢得了清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工作虽然严格,但是在严格的工作下却透着人情味。协议签订后,需要在10日之内拆除自家房屋,但是刘勇(化名)家搬迁遇到了困难,又怕超了时限就急匆匆的跑到指挥部:“我家老母亲年纪太大了,现在躺床上起不来,没有人愿意租给我们房子,很有可能会耽误了你们的时间啊。”刘勇内心十分焦急,又很无奈。
得知这一情况后,工作组的同志在进一步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及时联系敬老院,一旦到了拆迁时限,还找不到房子,就可暂时入住敬老院。切实解决了刘某某的后顾之忧。
公平公正又不失人情味,为拆迁增加着情感砝码,为和谐搬迁奠定了基础。
工作创新:挂图作战 促进高效搬迁
拆迁工作也可以挂图作战。囤家村工作组副组长刘毅利用休息时间亲自手绘制了村庄地图,每间院落的大小均按比例绘制,户主、院落在地图上一目了然。其中,一幅地图挂在工作组办公室的墙上,一幅挂在村里公示栏内,实行“挂图作战”,销号管理。每家每户的清点测量、人口界定、协议签订、房屋拆迁等情况在地图上标注的清清楚楚,许多群众唯恐落在后面,曾一度出现排队签协议的镜头。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还创新了双屏显示工作方法,在签协议的过程中,村民可以通过一台显示器核对自家数据,如若出错还可以现场修改,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双屏显示实现了第三方工作人员、村民、签订协议工作人员三方共同比对数据,确保了数据的准确。
“正是得益于好的工作方法,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胡玉建说,囤家拆迁工作组仅用一周的时间就完成协议的签订工作,创下济阳县拆迁史上协议签订时间最短与协议签订100%同步的首例。
人情拆迁:不落一户 实现全部搬迁
从工作组驻村到现在,来不及细数经历了多少个挑灯夜战的日子,为了彻底了解每家每户的情况,工作组的同志和村干部逐户走访,深入分析,认真研究,排查可能存在的搬迁阻碍。
时间定格在6月10日,这一天是令工作组全体人员兴奋激动的一天。这天,搬迁最困难的一户来签协议了。
原来在囤家村有一孤寡老人舒华(化名)以捡破烂为生,生活比较困难。因年轻时受过打击,患上被迫害妄想症,街坊四邻都被他骂了个遍,连亲兄弟都说不上话,上不了门。除了很难沟通以外,无钱租房也是大困难。
经过了解,舒华最近一段时间经常外出捡拾废铁、废旧铝合金。工作组经过深入讨论,制定了分线作战的方案,工作人员帮助其捡拾废品赢得他的信任,同时由村干部责成其弟弟为其就近租房子。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舒华同意搬迁。
“在整个拆迁过程中,群众积极配合签约并拆除旧房,在外的村民主动协调时间回村配合工作组的工作,做到不拖全村拆迁工作的后腿。”胡玉建表示, 依靠群众、信赖群众、发动群众,成为囤家村实现全部顺利搬迁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