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论坛昨日在香港开幕,海内外专家学者、商界领袖共同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家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关键,在于加强粤港澳城市间的互联互通,加快科技创新和人才培育。
论坛由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主办。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顺丰速运(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王卫、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朗润资深讲席教授周其仁等出席。
科技创新是转型新动能
今年,粤港澳大湾区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上升为国家战略。它涵盖珠三角“9+2”城市,庞大的经济总量让其迅速跻身全球第三大湾区。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
“粤港澳大湾区抓住了‘几副好牌’,这恰恰反映出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
马化腾表示,发展粤港澳大湾区首先要更重视发展科技,软件、硬件、服务三位一体缺一不可,而这三者恰好是粤港澳湾区的优势,如果能把这三方面的优势整合,未来大有可为。
从硬件上看,粤港澳大湾区具备成为世界级湾区的基础条件。包含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佛山、肇庆、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等城市,GDP总量达1.36万亿美元,与纽约湾区相当。粤港澳大湾区还拥有4所全球100强大学,16家世界500强公司。
“粤港澳大湾区天然就是面对世界的窗口。”樊纲认为,打造世界级的大湾区需要实现两个转型,首先是从单一城市向城市群转型,“城市之间实现互联互通,共同享受同一个城市群里的各种设施和服务。”
樊纲表示,作为一个城市群、城市带就需要先行先试,成为新的驱动发展模式,成为开放的升级版,成为“一国两制”的示范区。这就需要整个大湾区从原来的金融中心、服务业中心、制造业中心向科技中心转型,需要更多的科技创新与科技创造。
如何在大湾区实现创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朗润资深讲席教授周其仁认为,创新就像“煲汤”,其中“密度”和“浓度”是关键。如今密度已经达到,但浓度还远远不够,香港的金融、深圳的创造以及东莞的制造之间互动已经产生,但是互动“浓度”不足,而这才是大湾区建设中的重点。“‘煲汤’的‘煲’字非常关键,要有持续的温度,才能进行充分的交换,才能在大湾区煲一锅创新驱动增长的浓汤,以此来完成中国经济发展下一阶段应该承担的使命。”
将迎人才培育新机遇
打造世界级大湾区,还需要各类人才的支撑。粤港澳之间的深度合作,也将为人才的培养、引进与保障带来新的机遇。
“没有人才,就没有硅谷。”长江商学院经济学教授许成钢说,创新的枢纽必须有世界第一流从事基础研究的综合性研究性大学,作为“磁石”吸引世界各地有学术抱负的人才。同时,一个枢纽的成功也取决于它往来的企业与人员的数量、质量。比如发明家和创业家都预期在一个枢纽找到风险投资家,风险投资家也能找到相应的发明家和成功者,那么交易就会发生,枢纽也能取得成功。“所以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变成大家都想去的地方,这样就能够吸引很多发明家、创业者和风险投资家。”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海闻表示,大湾区的长远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首先就是发展高等教育,不仅要有研究型大学,还要有培养高端人才的大学和继续教育。旧金山湾区人口760万,有80多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人口1.2亿,却只有不到80所大学。因此,人才不仅需要吸引,也要培养。
海闻认为,仅仅只是办大学仍然远远不够,还要进行教育改革,未来大湾区办的大学要有全球视野、远见。同时,人才培养还需要注重知识和能力。最为重要的是为人才创造一个好的环境,除了知识产权保护,还要为优秀人才提供医疗、居住等好的生活环境,这样才能“搬大树,引凤凰”。
人才到处都不够,全世界都在竞争人才,粤港澳大湾区需要把每个城市的优秀人才,按各自的功能定位聚集,从而产生群聚效应。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认为,新型创业人才需要把不同的知识整合起来,能够快速行动。这就意味着,人才的培养模式将从传统的模式转化到以问题为导向、多学科融合、基于项目的学习,打造国际品牌的人才。“大湾区的建设要抓住核心,而核心的核心就是人才,人才的核心是新型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