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广西 » 正文

全球报道:南宁上甘坡古民居里有一座百余年历史的女子学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6-24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上甘学堂上甘坡,古民居里有一座女子学堂100多年前,这里的女孩就能识字受教育核心提示没有深宅大院,没有飞楼杰阁,没有牌坊,

上甘学堂

上甘坡,古民居里有一座女子学堂

100多年前,这里的女孩就能识字受教育

核心提示

没有深宅大院,没有飞楼杰阁,没有牌坊,没有人文遗址,但村里的条石砌筑的房屋显得朴素真实,野趣天然。近日,记者走进南宁市青秀区南阳镇上甘古坡的上甘古村,古宅紧贴山势起伏,高低错落,无序却自然,变化中统一,犹如天工造物。青苔石板路,古色古香特色建筑,女子学堂……历史气息铺面而来,似乎在诉说着这座古村落曾经的故事。

古老建筑诉说着古老故事

上甘坡位于南阳镇南面。南阳镇一共有13个山头,上甘古村就坐落在叫做“殿岭”的山坡上。上甘古村有300多年历史,至今繁衍23代。现全坡有3个生产队,203户共820人,散居在“殿岭”周围13座小山坡上。相传始建于明朝的上甘古村的先祖陆氏,由现钦州市灵山县陆屋村迁至上甘附近暂居,陆氏先祖放牛吃草到“殿岭”一带,耕牛就不愿挪步了,并都围在一块形似牛儿的大石头边。无论如何赶都不肯走的耕牛引起了陆氏先祖的注意,经过观察发现此处景色奇丽,水草繁茂,气候宜人,认为这是祖宗指引他们搬来落地生根的风水宝地,于是迁来此定居。上甘古村以农耕经济为主,因灌木繁茂,溪多山缓,水田肥沃,交通闭塞,清新幽静,故称“那甘”(壮语意为:甘润的水田)。

记者在上甘古村看到,村里“铁包金砖”为墙的房屋显得朴素真实,野趣天然,完全体现了条石的本形、本性、本色,造型玲珑剔透,与四周秀丽的自然田野风光交相辉映,反映了村民们淳朴的性格、浓郁独到的山水情怀。

上甘坡古民居群占地面积约40亩,由上而下向五条轴线上的建筑组群组合而成,现尚保有31座老宅,其中天井院式的25座,徽派式的3座,半楼居式3座,共300多间房子,各轴线上的建筑组群坐南向北,相互并联,间以宽窄不一的石板巷道,天井庭院式布局。古民居单体多是为面阔三间、进深二间的小青瓦屋面硬山顶砖木结构建筑,均带有穿斗木梁架的前廊,青石雕饰柱础,后墙一般挖有窥孔或枪眼作为防御防盗设施,部分老宅显露有壮汉西三种结构的特征。上甘坡民居群在布局、形式、装饰和用材等方面,都堪称南阳镇周边乡村古民居较为典型的古建筑群,工艺较为考究,在偏僻山村的文物建筑中少见。

住老屋的老人的那些记忆

走过青苔石板路,记者来到86岁的施桂香老人的老宅中,老人拿着自己做的扇子坐在院里的凳子上,安静慈祥。施桂香家是上甘的大户人家,17岁她嫁到上甘村后,在老宅住了将近70年。老宅建筑为四合小院,里面有2个小院,由堂屋、绣楼、厢房组成,老人住在下屋,一楼为二层硬山顶式,砖木结构,面阔3间,传为小姐楼;其他房屋均为硬山顶式砖木结构。建筑风格简单、朴实,是典型的岭南乡绅建筑特色。小巧紧凑是老宅的典型特点,大院东南西北紧紧围绕天井,而且四周有过道,院内排水系统完善,无论下多大雨却从来没有发现积水内涝。小院内,各个小套房之间有门道相接,有廊厦相连。院内比较封闭,空间上相对独立,氛围上户户相通,整个大院透露着一种团结一致,一种亲密无间。现在只有施桂香老人一人住在这里,她的身体现在还很硬朗,平时自己做饭,收养的女儿已经出嫁,她的侄儿陆世幸承担起了照顾老人的责任,平时都会过来照看老人,给她带些吃的,逢年过节就接老人过去一起吃饭。“我当时让阿婶搬去新房跟我住,但是她不愿意,还是喜欢住在老房子里。”陆世幸说,老人不仅能做饭,还能捡柴生火,做很多力所能及的事。

上甘坡另一家古宅、陆善遒老宅大屋采用民间砖瓦木结构,坐北朝南,是传统三合院民居形制布局。与本地常见民居相比,上甘大屋多了一圈外围套屋,形成独特的大屋套小屋的双层合院风格。屋子冬暖夏凉。屋子外面由青砖堆砌而成,屋内则是泥砖。每间小屋的设计和对称,各个细节都突出建造者的智慧和设计理念。青砖黛瓦,古色古香,泥砖铺墙,冬暖夏凉,虽谈不上雕梁画栋,但精致的木头雕刻仍在诉说着大屋曾有过的温馨故事,流露出80余年的悠悠古韵。后来,因为家里居住的人口增加到40—50人,屋子基本住满了,陆家开始分家,并在村里重新建了房子。不过,每到农忙时期,家族成员还是相互照应。上世纪80年代,随着家族成员增多以及年轻人外出工作,后辈也陆续分家。虽然早已分家,但较好地传承了和睦共处的大屋精神。每至年关,大屋的子孙无论身在何处都会赶回大屋,共吃团圆饭,共话大屋情,其乐融融。

上百年的女子学堂依然“健在”

还没进入上甘古村,首先出现在眼前的就是上甘学堂,这座学堂被当地人称为“女子学堂”,如今很多年纪大的老人都曾在这里读书和学习,说起这座学堂,很多老人都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

上甘学堂始建于清末年间(大约1906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说起当初建设学堂还有一段故事。由于封建观念落后,女人都不识字,也没有自己的真正名字,都是以“某氏”称呼,在上甘古村也是这样情况。当时从上甘村走出去的乡绅陆善猷先生回来看到这样的情况后,认为女人尤其是女孩,应该有享受教育的权利。他就对嫁入本村的妇女进行统一按其丈夫辈分起名,还组织她们念书学字。陆善猷先从自家捐出财钱,然后号召村民踊跃捐钱筹建了村里第一座私塾,让每家的女孩都能识字受教育。陆善猷深受村民的尊重,在当地也享有较高的威望。

据了解,学堂长约35米,宽约15米,外观是白色的,长面正中为两层的木板楼,宽面两侧配有厢房,基础及门窗框均选用当地特有砂岩条石为材料,屋顶设计及外表都具有国内传统风格,但是学堂教学楼正面的窗门、廊坊及大门构造却是西方建设的风格,是一座中西风格合并的建筑物,斑驳的墙面也好似在述说上甘的沧桑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前只是为了让女孩子能识字的学堂后来不再限制性别,民国时期,村里的孩子都在学堂识字学习。88岁的陆必免老人就是其中一位,他也曾经在学堂读过书。“我8岁时到学堂上学,当时男生女生都有,但是女生不太多。”老人回忆说,自己当时在学堂一楼学习,一个班有10—20个学生,老师在上面教,他们在下面跟着写,是基本的识字。在这里学习了4年后,陆必免去到镇上的学校继续读书,“学堂现在功能变了,但是记忆中的样子还是这样,没有变。”施桂香老人还没嫁到上甘村之前,她也在这所学堂学习过。“当时十一二岁的时候,我住在隔壁村,也就过学堂识字,后来到了45岁后,又一次去学堂学习。”她告诉记者,老师教他们用毛笔写字,她就跟着写,对于当时的女孩子来说识字学习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解放后学堂改为坡里的小学,上世纪80年代小学搬入新校区后,又改为坡委会和本族重大活动的集中点,现二楼建成上甘村史室,一楼拟改建为老年人活动中心。随着时间向前推移,上甘古村人口逐渐发展,现全坡共有203户820人,他们渐渐迁出古村老宅,散居在“殿岭”周围十三座小山坡上。但是每逢过年过节,上甘坡的村民们还是会回到老宅拜祭打扫。

老宅一景


村里的老人向记者展示陆家家谱图

上甘村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