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云南省百县云品出滇系列活动暨县域品牌发展峰会(以下简称“百县云品出滇”活动)上,与会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就“云品”为何要“出滇”,怎样才能更好地走出去,拓展更广阔的贸易空间等话题进行了探讨。
品牌建设刻不容缓
近年来,我省以不同形式先后组织农业企业和“云系”农产品到北京、上海、港澳及南亚东南亚、欧洲的国家和地区,通过举办专场推介、产销对接和招商引资等形式多样、感受直观的展示推介活动,云南农产品生态优质、丰富多样的特性进一步受到海内外消费者的青睐。通过“云品”工程建设,已有60余家企业获得了省商务厅颁发的YC认定证书,100余家企业进入了“云品”工程的培育阶段,上千家企业增强了品牌建设意识。
在“百县云品出滇”活动中,云南商品云集,来自全省16州市的900多家企业代表参与活动,开展推介、展示、产销对接和项目签约。
“我们村的枇杷能够远销北京、上海,得益于政府‘云品出滇’系列工程,得益于电商平台的广阔贸易空间。”蒙自市文澜镇新房子村创富枇杷产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莲娟说,合作社共有110多家会员,种植有枇杷、石榴、金丝枣等品种,面积达2000多亩,通过几次参加“云品出滇”推介、展示、产销对接会,产品价格稳定、销路不愁。今年仅枇杷产值就达300多万元,户均增收2.8万元。她深有感触地说,好产品只有走出去,才能卖出好价钱。
“云南不缺好产品,最缺的是好品牌。如:云花、云茶、云咖、云药等好产品灿若繁星,好品牌却十分稀缺。因为没有好品牌,许多好产品在省外、国外消费者市场认知度并不高。”云南省东南亚南亚经贸合作发展联合会主席王义明说,云南产品品牌建设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有品牌才有市场,有品牌才有效益,有品牌才有形象,有品牌才有未来。“云品”必须走上品牌建设的快车道。
特色产品优势独具
据省农业厅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省鲜切花、咖啡、核桃、橡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茶叶、甘蔗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二;蚕桑种植面积全国第三,产量居全国第五。云南已成为我国发展特色农产品最具潜力的地区。
“云南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但由于地处边陲,长期以来受交通运输等条件的限制,发展并不充分。云南省贸促会会长刘光溪说,目前,云南大多数企业一直以原料、产品输出为主,缺乏品牌、名牌,进入中国名牌的数量更是少之又少。云南不但要在生产上创新,还要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机遇,用“互联网+”思维,在生产以及进出口贸易等各个方面都能做好大文章,既需要引进来,更需要走出去。
“云品究竟如何出滇?光说不行,还要拿出具体行动来。”省民营企业家协会执行会长花泽飞建议,“云品出滇”系列活动首先要按照相关办法,遴选出最具云南特色的优秀产品,通过相关程序对其进行品质认证;再一对一、点对点地帮助优秀企业量身制定产品品牌的策划、包装与宣传方案,在海内外进行有效宣传推广;下一步还要采取独特方法在全国巡展,打通线上线下营销渠道,帮助云企和县域经济体寻找区域代理商、经销商和投资者,为实现我省提出的云品要“进京入沪、走粤深、销港澳台、售国际”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云品出滇”初见成效
据了解,2016年,我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3633亿元,增速居全国第三位;全省农产品出口额达44.7亿美元、增长10.2%。2017年1至4月,我省农产品出口10.2亿美元,同比增长6.8%,进出口贸易顺差6.9亿美元。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省近年来力推“云品出滇”系列工程密不可分。
“百县云品出滇系列活动,就是要通过培育打造云南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通过扩大品牌效应增强市场竞争力,千方百计把云南优质特色农产品卖出去、卖出更好的价格,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落脚点。”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全省累计制定发布农业地方标准近1500项,农业生产技术规程近5000项,定量监测样品5000个(批次),综合合格率达99%,水平居全国前列。其次是积极开展农业“三品一标一名牌”认证,目前全省累计共有“三品一标”有效获证企业810家,产品1792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74个,认定云南名牌农产品9批587个产品。再者是积极培育打造区域农产品品牌。云南普洱茶2016年公共品牌价值评估达57.09亿元,在今年首届中国茶博会上普洱茶被评为“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凤庆滇红茶同期被评为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昭通苹果荣获“2016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十大苹果区域公用品牌”;普洱咖啡以111.36亿元品牌价值成为我国农业区域品牌价值10强。()李海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