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双阳区着眼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和引领作用,推进基层党组织重心下移,探索实行“1+3+X”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机制:“1”即一个“支部建在屯上”的党组织网络;“3”即由屯委会主任、综治委员、妇女委员组成的核心团队;“X”即一支由老党员、种养大户、合作社负责人等志愿者组成的队伍。在全区1286个自然屯组创新组建屯委会1223个,组建屯党支部801个。其中,双营子回族乡尹家村黄瓦房屯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屯委会积极发挥作用,屯组面貌焕然一新,邻里之间和谐相处,屯组农民抱团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和谐屯、文明屯、富裕屯。
“申请低保都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呢,区里印发了宣传单,在扭秧歌前,我给大家先讲讲这些政策。”6月20日晚,黄瓦房屯村民吃完晚饭像往常一样都聚集到文化广场扭秧歌,屯党支部书记杨丽波开始了“每日一讲”。自从长春市双阳区探索实行“1+3+X”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机制以来,设在村民家门口的屯党支部,让双营乡鲁家村黄瓦房屯的老百姓受益匪浅,做到了有地儿说事、有人办事、有章理事,有效破解了“末梢神经”不灵问题,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抓阵地,传党声,保证“有地儿说事”
为了方便群众,黄瓦房屯委会主任王成将自家闲置的房子让出来,专门做屯党支部的办公场所,无论是支部成员还是村民,有什么事儿都到他家商议。把党支部办公场所灵活“挂靠”在人员相对集中的村屯文化广场、小卖店或是支部成员家中,让群众出门就能找到解决事的地方,就近就便地反映诉求、商议屯务、解决实际问题。
“以前有个大事小情,就得到村里、乡里,特别不方便。现在有很多事儿,直接就可以找组织帮助解决了。”村民对屯支部建在家门口赞不绝口。通过屯党支部的积极争取,区里还为黄瓦房屯建设了28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每天晚上村民们都会聚集到文化广场扭秧歌、跳广场舞。自从文化广场建立以来,屯党支部书记杨丽波就担当起了义务宣讲员,在活动前利用10分钟时间,宣传中央、省市区的一些惠民政策,让党的声音在欢歌笑语中传进每个人的心里。“热爱祖国、建设家乡、村规民约、牢记心上……”在黄瓦房屯每家每户墙上都贴有这样一张宣传单。原来这是屯支部为方便百姓,将勤俭节约、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编成“四字歌”,并制作成宣传单发放到每家每户,不仅读起来顺口,而且在家就能受到教育。他们还充分利用平安之声大喇叭讲解党的惠民政策、宣传招工信息等,让百姓第一时间掌握相关信息。
抓投入,听民声,保证“有人办事”
“我们屯以前可没这么干净,垃圾满地都没人管。自从屯党支部成立后,抓投入,听民声,支部成员主动作为,办成了很多大事儿!”谈起这两年村容村貌的变化,黄瓦房屯村民对屯党支部竖起了大拇指。
黄瓦房屯通过屯党支部带动,在屯内成立了30多人的志愿者服务队,通过采取“定人定量”的办法,自筹2000多元管理金,专门用于环境清理,通过党员带头清理垃圾、栽花植树、整理庭院,使村容村貌更加整洁、人居环境更加优美,有效解决了村屯环境“脏乱差”的问题。“我们都是自己培育花籽,一到春天,大家都主动将屯路两旁种上花草,当鲜花盛开的时候,感觉像住在世外桃源一般!”屯里的环境好了,如何让村民富起来又成为屯党支部的一个课题。“我们充分挖掘‘X’的有利资源,发挥种养大户和合作社负责人帮富带富作用,带动大家致富。”陈宝仁是黄瓦房屯同赢农机合作社的负责人,是屯委会义务委员之一。“我是屯委会里的志愿者,在屯党支部书记、屯委会主任、综治委员和妇女委员的带领下开展工作,既然成为其中一员,就要为屯里百姓着想,就不能让大伙儿失望!”除了帮助乡亲们购买农资、提供种地技术支持,陈宝仁还带领10多户农民搞起了葡萄种植,让大家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屯党支部还把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作为重点服务对象。薛玉珍是屯里的独居老人,屯党支部书记杨丽波及屯委会成员经常给老人送挂面、洗涤精、卫生纸等生活用品,还为老人测量血压,和她话家常,使老人“巢空心不空”。“人这一岁数大了,就怕孤独,屯党支部这些人有时间就过来看我,真的让我感到特别开心。”薛玉珍高兴地说。为了发挥本屯人才作用,屯党支部及屯委会成员积极协调屯里走出去的人才,为屯里发展贡献力量。狄继红就是黄瓦房屯土生土长的,大学毕业后在双营子卫生院上班,她也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每年都为留守儿童义务体检。“孩子有个头疼脑热的,狄继红基本都能到这来给看看,我们在外地打工也挺放心的。”在外地打工的小王说。
抓规范,“平安声”,保证“按章理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大事小情,都要按照屯委会规章制度去办。”按照党章和有关要求,双阳区制定了屯党支部工作职责和规范,真正使党员干部身上有责任、工作有遵循。对于临时性工作,屯党支部根据需要随时开会议事,对于一些公共设施建设等涉及全屯群众的大事,先由屯党支部研究,然后经屯里全体村民或村民代表讨论决定后实施。
黄瓦房屯位于长春双阳经济开发区规划区之内,因征地拆迁、行政执法等工作导致的不稳定因素和信访问题比较多。为维护稳定促和谐,在屯党支部的组织下,将全屯56户分成5个“联防组”,由5名屯委会委员担任联防户长,并实行日报告制度。设立群众信访接待室和矛盾调解室,利用“平安之声”大喇叭宣传法律法规,让百姓足不出户就可以学到法律知识,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多亏屯党支部这几位帮助我调解,没有支部这些人,我与包工头之间的赔偿不可能这么快就解决了。”黄瓦房屯村民张振强拿到赔偿款后高兴地说。张振强在工地打工期间摔伤了,双方就赔偿事宜始终无法达成一致,张振强想要通过诉讼解决,屯党支部书记杨丽波听说后,和支部委员积极沟通协调,最终使事情圆满解决。“我们充分发挥在屯里有威望的老党员、老教师作用,用亲情、感情去化解一些矛盾。”利用屯委会的独特优势,屯组干部在信访问题上注重用亲情、感情去化解,用政策、道理去说服,最大限度做到了小事不出屯、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情况能稳控,让群众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主角。
把“支部建在屯上”,这一创新做法不仅密切了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还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