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黑龙江 » 正文

全球报道:“哈尔滨记忆”架起中西交流“连心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6-27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昨天,世界原居哈尔滨人交流大会图片展——“遥望东方的故乡”在松北香格里拉大酒店开展,300多幅珍贵老照片记录了“洋老乡”在

昨天,世界原居哈尔滨人交流大会图片展——“遥望东方的故乡”在松北香格里拉大酒店开展,300多幅珍贵老照片记录了“洋老乡”在哈尔滨生活的场景。

一场跨国交流,钩沉出哈尔滨独特的历史记忆;

一次全球盛会,见证着哈尔滨多元文化的魅力。

昨天,“世界原居哈尔滨人交流大会专家研讨会”在经历百年沧桑的马迭尔宾馆举行。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立陶宛、波兰等国的13位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更好地接续世界原居哈尔滨人的历史渊源、推动哈尔滨中西文化交汇与共存等议题发表见解,交流互动。

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专家学者的灼见真知,不仅挖掘出多姿多彩的“哈尔滨记忆”,更为未来发展碰撞出激情四射的思想火花。

学界“大腕”畅谈“哈尔滨往事”

精致典雅的欧式建筑、洋味十足的中央大街、呼啸而来的蒸汽机车——一段再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老哈尔滨的影像资料,牢牢地吸引了百余名与会者的目光。

“哈尔滨——不只是一段记忆,也是一段长期的联系纽带。”以色列犹太历史研究专家丹·本-卡南在播放了他收集的老照片后开始了深情演讲,“这句话不仅是我的演讲题目,也是我在哈尔滨生活工作17年后的切身体会。”

丹·本-卡南先生现为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院教授,是中国—以色列调查研究中心的创始人,并被授予哈尔滨市荣誉市民称号。

“要知道,在20世纪上半叶,‘哈尔滨人’说着45种不同语言。”丹·本-卡南解释说,“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把不同文化、不同经历带到这里,创建了一种新的本地文化,形成了新的国际化的纽带。我想,这就是哈尔滨的国际影响力所在。”

丹·本-卡南的新书《哈尔滨的犹太人足迹》即将出版。“这本书里将有许多的新的历史细节,展示过去100年中,哈尔滨如何把世界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交融在一起,把中国人和犹太人联系在一起。构成一幅文化融合的多彩画卷。”

像丹·本-卡南一样,参加“世界原居哈尔滨人交流大会”专家研讨会的全球专家们在主旨演讲中纷纷展示了最新研究成果,让许多模糊的“哈尔滨往事”变得栩栩如生。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教授、《哈尔滨档案》作者玛拉·穆斯塔芬讲述了她的“七次哈尔滨之旅”,还原了家族四代人以哈尔滨为中心进行的全球大迁徙;立陶宛维尔纽斯大学历史系教授达利亚·布卡莱维希尤特运用最新史料,解读了立陶宛侨民1918年至1945年期间在哈尔滨的生活;波兰别尔斯科—比亚瓦技术人文学院学者托马什·马克维卡再现了波兰侨民在哈尔滨的生活,并讲解了这段“哈尔滨经历”对波兰著名作家特奥多尔·帕尔尼茨基文学创作的巨大影响。

文化因交流而丰富,文明因互鉴而多彩。文化是城市的记忆,读懂一座城市的文化,也就读懂了一座城市的发展历史。

“19世纪初,中西多元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彼此激荡,使哈尔滨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质。”黑龙江省博物馆馆长王军说,“这种文化力量不仅仅驻留在哈尔滨,更重要的是它向全中国、全世界散发蔓延,构筑起多元文化中西交融的‘哈尔滨样本’。”

珍惜历史才能创造未来

“据我所知,这样的会议是人类史上的第一次。”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历史学教授巴莉雅高度评价“世界原居哈尔滨人交流大会”的举办,“我要感谢此次大会使我有机会再次回到自己的故乡,这个大会也表达出一个共识:只有回顾历史才能创造未来。”

巴莉雅出生在哈尔滨,她的家人上世纪20年代举家移民到这里。“很多城市面貌不断变化,却迷失了自我。哈尔滨城市面貌虽然也日新月异,但很多历史建筑还是很好地保护下来,令人欣慰。”巴莉雅说,“这些建筑不仅告诉人们哈尔滨的历史,也是一种精神力量,它告诉后人,这座跨文化、多语言、多种族的国际化都市,是怎样把人们聚集在一起,度过了历史上的艰难时期。”

研讨中,来自全球的专家学者对哈尔滨历史建筑和文物保护工作给予好评,认为哈尔滨虽然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却积攒下丰厚的历史文化家底。

多年来,哈尔滨市积极稳妥地处理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开发建设的关系,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完成了犹太新老会堂、犹太墓地、索菲亚教堂、鞑靼清真寺等一大批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性修复工程。

“哈尔滨是中国最早引进照相技术的城市之一,留存下来大量的老照片。这些照片都是珍贵的历史资料,亟需用现代科技进行保护留存。”美国伊士曼博物馆高级研究员宋琦明在演讲中强调,必须抢救性保护影像文物,因为“这是人类记录历史文化的重大技术进步,后人在影像资料上能获得的信息要比我们更多、更重要。”

“城市是文化的最好载体,而文化则是城市物质文明发展过程中沉淀和凝炼下来的最精华部分。”黑龙江省哈尔滨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李述笑说,“如今,遍布在哈尔滨大街小巷、形态各异的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巴洛克建筑风格、折衷主义建筑风格、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以及众多哥特式、拜占庭、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历史建筑,就是哈尔滨重视城市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最好见证。”

拉紧哈尔滨与世界的情感纽带

当67岁的朱莉·索马克以“哈尔滨人”的身份,作为最后一名研讨会专家走上演讲台时,全场对她致以热烈的掌声。

朱莉·索马克出生在哈尔滨,现为美国作家、教师。她也是颐园街1号别墅最初的主人、“哈尔滨首富”葛瓦里斯基的外孙女。

19世纪末,波兰人葛瓦里斯基来到哈尔滨。凭借出众的商业头脑,他先后在哈尔滨投资创办了家具厂、松脂油厂、木材蒸馏厂、造纸厂、胶合板厂以及一家制粉厂,建成了一个商业帝国。

“我的外祖父至今长眠在哈尔滨的土地上,他的一生经历、见证了哈尔滨从小渔村到大都市的成长历程。”朱莉·索马克说。

“上世纪20年代,哈尔滨曾有来自40多个国家的20多万侨民,在这里生活了长达半个世纪,为哈尔滨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黑龙江省社科院原院长、研究员,黑龙江省政府参事室参事曲伟说,“在哈尔滨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与扩大对外开放过程中,尤其要发挥世界原居哈尔滨人的桥梁纽带作用。”

“世界原居哈尔滨人交流大会”传承和接续哈尔滨与上世纪曾经在哈尔滨生活过的外国侨民之间的历史情缘,进一步拉紧哈尔滨与世界原居哈尔滨人的情感纽带,为哈尔滨从“多元文化之城”迈向现代化、国际化,提供了坚实的文化承载力。

曲伟认为,哈尔滨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具有辽阔的幅员和强大的后发优势,这里既有世界原居哈尔滨人的“乡愁”,也是一座尚待开掘的“金山”,将吸引世界原居哈尔滨人及其后裔重返“故土”,二次创业。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