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绿春县的拉祜族直接从原始社会迈入现代社会,他们的聚居区属于深度贫困地区。当地政府通过易地搬迁、教授耕种、发展教育等方式,从物质到思想,引导拉祜族群众逐渐摆脱贫困。
中越边境沿线,山高林密路远。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境内,拉祜族直到上世纪50年代才走出密林。作为从原始社会直接迈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发展的道路注定不会平凡:更习惯山林生活的拉祜族,如何脱贫直接迈入现代社会?记者近期在云南省绿春县探访拉祜人的脱贫之路。
搬新居
“再也不用担心大风吹走房顶了”
除了本地媒体,很少有记者踏足红河州绿春县——至今未通高速公路,从州府蒙自到绿春县城要近4个小时。而记者探访的绿春县平河镇大头村村委会拉祜寨地处中越边境,距离县城还要两个多小时。
平河镇的拉祜人,当地人称其为“苦聪人”。新中国成立以前,“苦聪人”过着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丛林生活,后来政府工作队屡次进山搜寻,才渐渐搬出山林,大多数人逐渐定居在拉祜寨周边。
拉祜寨有33户167人,全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部分住在简易棚,有些群众甚至还不会说汉话,201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人均存粮不足100公斤,是全县最典型的“民族直过区”特困村,也是云南的深度贫困地区。
“小时候常常外出打猎,晚上就睡在树干上;后来搬出大山,才真的算是有了房。”平河镇大头村拉祜寨村小组长王先山说。
“要干,就从最难的干起。”为啃下这块“硬骨头”,绿春县县委书记李国民挂联拉祜寨,以易地搬迁、安居工程为抓手,2016年统规统建20户,改造提升13户,实现了人畜分离、厨卫入户。
走进拉祜寨,坐落在山头的两层抗震安居房显得挺气派。房子由政府出资建设,连床都是政府出钱购买。
即便买了床,起初不少拉祜人却没睡在床上。“有的睡在火堆旁,有的干脆睡在床底下。”王先山告诉记者,习惯了野外生活的拉祜人虽然搬了新家,最初原有习惯却并未改变。“睡了大半辈子,想改哪那么容易?”
不过,搬家那天全村人挺积极。“冬天冷,新房子好歹能遮风挡雨。”王先山解释。
寨子里的拉祜人搬家简单,半个小时内全部搞定。“说家徒四壁都过了,那会儿是家无四壁。”王先山告诉记者,搬家前,绝大多数拉祜人家里最值钱的家当就是屋子中间做饭的那口铁锅,“全部家当不超过百元。”
让王先山最高兴的是,“住了新房,再也不用担心大风吹走房顶了。”
待得住
“从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出发”
政府给拉祜寨群众盖过好几次房,可此前几次,他们是住了走,走了住,始终没定居。
“哪有吃的,就去哪里;住得好歹,并不是最主要的考虑因素。当生产力只能维持生存的时候,根本没有生活以及发展的思想。”平河镇党委书记李成昆告诉记者,“帮扶拉祜群众,要先从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出发。”
“以前虽然政府给了房子,可是粮食不够吃,不得不进山打猎、采药,甚至挖木薯充饥。”王先山说,之前即便定居,可家里没有存粮,人还得跟着食物走不是?
不过,随着近30年来自然保护工作日益严格,特别是收缴猎枪,想要进山找吃的已经越来越难,“年年送米年年缺粮”。
为了劝导大家定居耕种,乡政府也曾送去了耕牛,可后来耕牛离奇失踪。这次搬迁,政府送来了“铁牛”,还安排了两位驻村干部。通过创建“乡村干部教育实践基地”,以“小基地”破解脱贫“大难题”,有效提升“自我造血”功能,走出一条党建促脱贫攻坚新路子。
“示范不行,就手把手教!”平河村委会党总支副书记、驻村队员朱福忠说,“拉祜群众游耕惯了,根本没有田间管理的概念,为了教他们种地没有手把手教的韧劲不行。”
一开始,村里组织全体村民到田间观摩,怎么育苗、怎么施肥、怎么除草,可不少拉祜人技术到手,却很少种田。朱福忠无奈,只能组织村民集体劳动,通过长时间的集体出工,慢慢形成耕作的劳动模式和习惯。
前不久李成昆进村,王先山犹豫半天开口,“能否给点良种化肥?”这让李成昆欣喜不已:“对于拉祜寨的居民来说,知道有困难找政府就是进步。”
经过一年辛苦劳作,今年拉祜寨的老百姓终于不再缺粮。“家家种着稻谷玉米,我们大头寨人的温饱算是解决了。”王先山说。
不再愁吃,如今不少年轻拉祜小伙子开始外出务工。“一个月高的拿到3000多元,出去的多了就不怕村民再回到丛林。”李成昆说。
留下的村民也开始有了自己的产业。“主要还是种植板蓝根,栽种后基本不用怎么管理。村民才会种庄稼,田间管理太精细的还不会,直过民族脱贫还得一步步来。”朱福忠解释。
转观念
“思想上脱了困,才能给物质上脱贫提供动力”
丛林生活,生存、吃饭最重要。可定居之后,理发、剪指甲、刷牙,甚至洗脸洗澡,对拉祜寨人来说,都得重新学习。
“定居、温饱,实际上只是脱贫工作的第一步。如果思想上不脱困,拉祜人稍有不顺便会回到山林。”除了产业在发展,让李成昆更有成就感的是拉祜群众的观念在改变。
“原来缺水,不具备条件;现在装了太阳能,洗澡成了大家的日常。”朱福忠说。
不过,起初普及这些生活习惯并不顺利。“为了教村民刷牙,我们起初给村民配了牙具,还示范给村民看,可后来却发现村民拿着一把牙刷轮流刷。” 驻村队员盘忠福说,一天不会教两天,两天不会教三天。“要是一直不会嘛,那就一直教!”
“原来有的领了低保就换酒,三五个人在家围着一桶方便面也能从早喝到晚。等到第二天要出工了却起不来,后来我们只能连哄带劝。”朱福忠说,为了让大家养成耕作习惯,驻村队员没少想办法。
村里的年轻人也越来越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尽管生活清苦,可村民白福山依然“不管咋苦,也要让孩子上学。”
而为了让孩子不辍学,绿春县党委政府也想尽了办法。
由于习惯了山林生活,起初拉祜寨孩子晚上睡不惯单人床,常常等老师睡着后溜出宿舍。“有次老师找了半天才发现孩子在操场篮球架上睡着了。”
“副科级以上干部一对一辅导,确保孩子把初中念完。”李成昆告诉记者,除了享受生活补助,政府还专门联系了社会公益组织给拉祜孩子生活补贴。“周围村子孩子买得起的零食,让拉祜孩子也能吃上。”
实际上,拉祜寨并非绿春县唯一的拉祜人聚居村。在距离县城更远的半坡乡,如今已经基本实现脱贫。半坡乡驻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佟君云认为,直过民族思想上脱了困,才能给物质上脱贫提供动力。
“这里的很多事情,放到东部可能都是玩笑,可这就是我们脱贫必须要解决的现实难题。”李成昆说,“我们当地多努力,也希望社会抛掉猎奇,给予直过区民族帮扶更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