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志愿怎么填 才能稳中取胜
这些误区和技巧 务必都要弄清
核心提示
记者从广西招生考试院获悉,广西高考志愿填报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目前,本科提前批、高职高专提前批志愿填报工作已经完成。6月28日15:00至7月2日10:00,其他批次的志愿填报工作已经开始,这其中有8个批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根据以往志愿填报情况,有不少考生、家长对平行志愿投档模式的认识存在误区。为使考生和家长熟悉并掌握平行志愿投档模式,6月29日,广西招生考试院对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和常见误区进行详细解读。
误区一
每个批次志愿填报完就开始该批次录取,然后再进行下一个批次志愿填报和录取。
解读:今年广西高考志愿填报工作分两个时间段集中进行。6月24日至6月28日10:00进行的是本科提前批、高职高专提前批志愿填报。6月28日15:00至7月2日10:00进行的是剩余其他批次的志愿填报。
所有批次的志愿填报工作全部结束后,今年的录取工作于7月3日正式开始,各批次依次进行录取。其间,除部分批次的征集志愿需要考生另外填报外,不再安排其他志愿填报工作。因此广西招生考试院提醒考生,注意浏览广西招生考试院官网(http://www.gxeea.cn)及志愿填报系统网页,了解填报时间和方式,不要因疏忽错过机会。
误区二
实行平行志愿时,ABCDEF6个院校志愿是绝对平行的,没有顺序。
解读:平行志愿按考生分数高低来投档,遵循“分数优先”的原则,高分考生优先投档。
投档时,首先分文科、理科按照分数将考生排序,然后由计算机按排位高低次序依次检索每个考生所填报的志愿,分数高的考生先被检索投档。比如某文科考生成绩排在全区所有文科考生的第5000名,需要等前面4999人检索处理完成后,才轮到这位考生。对于招生院校来说,投档后,学校数据库中看到的考生都为该校的第一志愿考生。
但对于考生来说,平行的院校志愿间也有先后顺序,体现“遵循志愿”原则。每个考生投档时,计算机会对该考生填报的ABCDEF6个院校志愿进行检索,在多所院校都具备可投档条件时,将考生档案投放给顺序排在最前面的院校。比如考生同时满足BCD3个院校的投档条件,会将其投档到B院校。
考生能否被投档到理想的学校,是按考生院校志愿的先后顺序来确定的,而不是从中任意挑选,因此,考生志愿的顺序也是非常重要的,填报时应将自己最想读的院校和专业放在前面。
误区三
在平行志愿批次,考生有6个院校志愿,投档时,若被A学校退档,还可以参加同批次B、C、D、E、F学校的录取。
解读:平行志愿投档模式遵循“一次性原则”,即每批次同一次填报的平行志愿只在同一轮投档中有效,同批次平行志愿只进行一次投档,若考生未能在该批次中被投档或在该批次中被退档,其原来所填报的该批次志愿作废,考生只能参加本批次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录取了。比如考生已获本科第一批的A高校出档,但其最终被A高校退档,则无法参加本轮本科第一批其他高校的录取,只能参加本科第一批的征集志愿录取或其填报的本科其他批次志愿的录取。
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必须了解清楚志愿投档模式,认真对待每个批次的每一个院校志愿,尽量不要空置院校志愿,同时要注意拉开院校之间的梯度,留有保底院校,以免在本批次无院校可投而只能落后到下个批次投档录取。
误区四
实行平行志愿后,考生填报志愿没有风险。
解读:实行平行志愿之后,能降低填报志愿风险,但并不是零风险。平行志愿批次院校投档比例一般控制在招生计划105%以内,实际投档人数会略高于该校某专业实际招生人数。这种情况下,如果考生报考比较热门的专业、专业撞车且不愿接受调剂、不符合招生院校专业录取要求、在所投档的高校里相对分数低等,都可能会被退档,按照“一次性原则”,此时考生只能进入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录取,可能失去被更高批次院校录取的机会。
因此,一般建议考生要正确地进行自我定位,按“冲、稳、保”的原则安排自己的志愿,即顺序在前的1-2所院校志愿可以填稍高一些,叫“冲一冲”;中间——也就是3-4个志愿要稳,要跟自己的水平相当,叫“稳一稳”;最后还要留2个院校志愿保底,叫“保一保”,这样才能增加投档成功的机会。
由于今年广西录取分数线较上年有所变化,且招生计划数量增加,考生在进行志愿预估时,可考虑按考生成绩名次来定位。
比如去年590分被院校C录取,当时590分对应的名次是第350名,今年尽管考生小王只考了580分,但对应的名次已经是第340名,那小王填报院校C就算是合理的。但使用这种方法时,要特别注意高校的招生计划数有没有大幅度的变化,比如,去年某高校理科录取了100人,第1000名的理科考生可以上该高校,但今年若其招生计划减少到50人,那今年的第1000名就不一定能上得了这所高校了。所以考生在定位时,还必须为自己的位次留有一定“空间”,比如今年自己的分数排在500名,对照去年的院校时,可适当选择1-2所录取最低分排位大于500名的院校,以作为保底院校。
对于成绩中等的考生,是选高校还是选专业,必须正确对待、充分考虑,在填报志愿时做出取舍。如果看重学校,对专业要求就不能太苛刻,同时建议考生服从专业调剂。考生如果看重专业,就不要一味追求名校,很多高校虽然不是一流名校,但却拥有一流的专业。
误区五
被投档至一所学校,就意味着可以被录取了,可以被填报的专业录取。
解读:除了因为投档比例造成部分低排位考生被投档后又因招生计划已被高排位的考生录满而退档的情况外,往年常见的被退档原因就是考生因为专业分不满足学校的专业录取线、且不服从调剂,院校专业无法满足其志愿,就不能被录取。
目前常见的专业录取规则有三种:一是“分数优先”,即进档考生按成绩从高到低排序,优先满足排名靠前考生的专业志愿;二是“志愿优先”,即“专业清、志愿清”,对于某个专业,首先将把该专业填为第一志愿的考生按投档分从高到低排序,然后根据招生计划依次录取,如果招生计划数大于第一专业志愿填报人数,再看将其填为第二志愿的考生,依次类推,直至录满;三是“分数级差”,即考生在未被第一专业志愿录取的情况下,后续专业志愿将减去一定的分数,再与将这些专业填为第一志愿的考生排序。
不同的专业录取规则,考生专业录取顺序截然不同。例如考生小王和小李,小王高考成绩500分,第一专业志愿是法律专业;小李高考成绩501分,法律专业是第二专业志愿(默认其未被第一专业志愿录取)。若两人同时投入按照“分数优先”规则录取的A校,那么小李会被该校法律专业优先录取;若两人同时投入按照“志愿优先”规则录取的B校,那么小王会被该校法律专业优先录取;若两人同时投入按照“分数级差”规则录取的C校,级差定为2,那么小李的分数要减去2分,再排在小王的后面,参加该校法律专业的录取。
考生要认识到,无论哪种专业录取方式,如果考生在所投档的高校里相对分数低,报考了比较热门的专业,又不愿接受调剂,很有可能不符合招生院校专业录取要求,造成退档。相反,有些考生虽然高考总成绩排位靠后一些,但是选择时避开了所谓的“热门”专业,最终却能被录取。因此,考生在选择专业时一定要有个合理定位,在分数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尽量服从专业调剂。
误区六
已被某院校录取,但不想就读,可以要求学校退档再参加其他批次录取。
解读:广西招生考试院提醒考生须慎重考虑志愿,自己不想去的院校、不想读的专业,千万不要乱填。根据广西的录取规则,每个考生只有一次被录取的机会,对本人填有志愿或经高校征得同意后被录取的考生,一律不予退档换录。如果考生被所填报的其他志愿录取,而考生不愿就读,只能向高校提出退档申请,这种情况下,该考生将不能再参加当年广西普通高校任何批次的录取,只能等待下一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不过按广西现行政策,这种情况不会对其下一年的普通高校录取产生影响。
考生还需提前了解清楚的还有高校或专业对考生是否有“特殊要求”,如对身体条件、单科成绩、是否为少数民族等,往年曾经遇到女生填报了只招男生的专业等情况,考生的一时粗心很可能造成了无法被录取的结果。
因此,广西招生考试院提醒考生在填报志愿前必须仔细阅读《2017年高考指南—招生计划篇》、招生院校的《招生章程》,充分了解报考专业条件和录取要求,对照自己的成绩和体检情况逐一检查是否符合要求。
误区七
区外高校加分、区内高校加分可以累加。
解读:连日来,有不少考生咨询时表示,自己的高考卷面总成绩是350分,区外高校加分是20分,区内高校加分是20分,那么高考总分是不是就变成390分了?这样理解是错误的。
今年广西的高考加分分为全国性加分和地方性加分,在成绩通知单上表述为区外高校加分和区内高校加分,全国性加分适用于在广西招生的所有高校,地方性加分只适用于区内高校,加分项目、分值不能累加。广西招生考试院介绍,按照现在的成绩通知表述方式,考生在填报区外院校时,使用的分数是“总成绩+区外高校加分”;填报区内院校时,使用的分数是“总成绩+区内高校加分”。如果考生只有地方性加分,而且属于加分后才上线的情况,建议重点考虑填报区内高校。如果盲目填报区外院校,可能会浪费填报志愿的机会。
误区八
汉族考生报考某民族院校,只要参考往年该校最低投档分数线即可。
解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民族院校对少数民族考生有一定的倾斜政策。汉族考生报考此类院校时,要注意报考的民族院校面向汉族考生的招生计划有总量限制,汉族考生相当于按照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另外排序投档,投档分数线也会不同(一般情况下汉族考生的投档线会较高一些),如果未达到汉族考生的投档线,就无法出档。
广西在公布平行志愿各批次投档分数线时,对于投档录取时有民族比例要求的民族院校,会单独注明该校汉族考生的投档分数线,考生须特别关注。
延伸阅读
填报志愿听APP的,靠不靠谱?
2017年高考成绩公布后,如何填报志愿,成了这几天里考生和家长所关心的问题。与以往不同的是,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市面上涌现出大量以“辅导高考报志愿”为名的手机APP,让许多对报志愿一头雾水的考生和家长仿佛看到了一根“救命稻草”。那么,这些打着“高科技”旗号的APP到底靠不靠谱?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记者在苹果App Store内搜索关键字“志愿”,发现页面上出现了近20款各类高考报志愿APP。其中既有“优志愿”、“报考大学”、“高考派”等免费应用,也有“乐学VIP”等需要付费下载的应用。
以一款名叫“乐学高考志愿”的高考志愿填报APP为例,在进入页面之前,系统先需要采集考生的区域、文理科、成绩等信息,进入主界面后,系统会自动分冲刺、稳妥、保底三档推荐院校,并且给出了系统预测的各高校录取分数线。
不过,在接下来的使用体验中,记者发现无论是付费下载还是免费下载的APP,想要完整使用APP内的所有功能,使用者都必须支付一定费用才能解锁。例如“完美志愿”APP中,想要寻找合适的专业,则需要考生使用APP进行霍兰德兴趣测评和MBTI性格测试,而在做两项测试之前,使用者不得不开通其提供的VIP服务,价格则是588元。
购买VIP会员到底能够得到什么样的服务?记者在这款APP的VIP会员页面看到,其提供的VIP会员服务号称拥有科学家团队进行人工智能算法开发和大数据分析,掌握十年录取数据和4000万学生毕业去向,VIP服务内容包含了录取概率分析、志愿表分析、智能填志愿、按职业选专业、录取就业数据等功能。不过APP也在VIP购买页面说明,服务并不适用于提前批,且VIP会员的有效期仅到今年8月31日截止。
如今市面上品类繁杂的高考志愿填报APP,到底能否满足家长和考生填报志愿需求呢?记者翻阅应用商店的用户评论,发现对这类报志愿APP的评价参差不齐,其中也包含着不少“水军”人为刷出来的各类好评。在一款免费下载的APP评论中,有用户在仔细核对后发现,许多大学的分数线信息有错误,预测结果普遍偏低,无法得到满意的结果。一些学生家长对这些APP持保留态度,觉得并没有购买这些服务的必要。
一位行业人士表示,其中一些APP“背”靠强大的数据库,如学信网,所以具有先天优势;还有一些APP也存在与招生办、培训公司合作的现象,所以对于一些搜索结果,考生们应该尽量客观地看待。
北京二中历史老师郝万清则表示:“目前家长或考生更多是参与高校招生现场咨询会来了解志愿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