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云南芒市六旬老人坚守傣族传统制陶技艺

   2017-06-30 人民网2040
核心提示:傣族自古喜爱使用陶器,各种自制的陶器被广泛用于日常生产、生活中。在芒市轩岗乡芒项村,岳板和岳孟团两位66岁的傣族老人还仍然

傣族自古喜爱使用陶器,各种自制的陶器被广泛用于日常生产、生活中。在芒市轩岗乡芒项村,岳板和岳孟团两位66岁的傣族老人还仍然坚守着傣族传统制陶技艺。走进岳板老人家,只见院子的角落里摆满了已经烧制完成的土陶和晾干成型的陶坯。“大部分是前不久市文化馆组织学员来参观学习后做出来的,还有一部分花盆是客人来定做的。”老人介绍。

罐子、花盆、茶壶、锅等陶制器皿,在以前主要用于烧水、煮菜、熬药,现在被多数傣族家庭用陶器装凉开水,或用做摆设装饰、或用来栽种花草。据悉,傣族烧制的土陶制品不仅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更独特的是,用陶器盛过的凉开水喝起来清凉甘甜,烹煮食物汤鲜味美,用陶罐装茶叶则具有防潮、不变味的功效。

一架木制手动滚轮、几把大小不同的打坯木拍、两把捶打泥土的木槌、几个鹅卵石,是岳板和岳孟团两位老人制作土陶的全部工具。制作一件土陶需要经过取土、晒土、筛土、添沙和泥、制坯、晾晒、烧制等工序。

“做这个卖不到钱,一般的就十元钱一个,大一点的或者花纹复杂一些的二三十元一个,现在只是偶尔有人来定了才做。”岳板说,村里能用来做土陶的泥土越来越少了,去别人家地里取土需要40元一蛇皮口袋,由于制作工序繁杂,而且还得以牛粪和稻草为燃料露天烧制,所以每批制作的数量都不多,质量也不同。

“我们也是4年前才开始学这个技术的,我们的师傅一位已经去世,一位已94岁了。村里的年轻人都要忙农活,没时间来学。”岳板说。

采访中记者得到一个好消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德宏州和芒市文化部门都重视傣族传统制陶技艺的传承,将在芒项村建一个傣族传统制陶技艺传习所,动员村里年轻妇女学习,让傣陶制作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liuli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