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美丽的百花岭采访时,在芒岗村民小组活动室的一面墙上看到一份张贴规整的已经泛黄的《云南日报》,其头版头条是《高黎贡山农民成立环保协会 联合国官员闻讯欣然加入》的新闻。再看报头区,显示的日期是1996年1月7日,距今已21年。
细看报道内容,发现这个农民保护协会可不简单。它是1995年12月8日,在联合国大学,全球环境基金、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资助下,经保山市科学技术协会批准,在百花岭村成立的中国第一个农民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高黎贡山农民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
当初为什么要成立这个协会,现在运行得怎么样?这些问题大大激发了记者的好奇,于是,我们以21年前的这篇报道为索引,进村入户再访中国第一个农民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
几天时间里,记者先后采访了协会会员李加虎、侯兴忠,护林员王志周、蒙树生,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隆阳分局副局长张泉清、老职工段维耀等10多位当事人,抽丝剥茧中,这个保护协会成立的来龙去脉,发展历程逐渐清晰起来。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刀耕火种、广种薄收是我们这里最典型的耕作方式,甚至到九十年代初期还存在。背靠高黎贡山的潞江坝人,靠山吃山,砍木料、放牧、狩猎、养蜂、挖药、采集野菜等生产生活方式,都是依靠高黎贡山的供给,祖祖辈辈如此。”百花岭村现隶属保山市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今年62岁的芒岗村民小组村民李加虎是协会第一任理事长,他向记者讲述了成立协会前的状况。
隆阳分局副局长张泉清,曾在基层管理站工作多年,他说:“高黎贡山于1983年经省政府批准建立自然保护区,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保护区范围实行了严格的封闭式管理,禁止村民到保护区活动。但当时由于保护区面积大、边界线长、周边人口众多,村民的行为只是从明处转向了暗处。”
保护区建立后的管护模式与周边群众长期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冲突,为了破解保护与发展这一难题,1995年12月8日,高黎贡山农民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应时而生。
“它是保护区周围农民自愿组织成立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也是中国第一个农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环境保护组织,首开社区共管的先河。”张泉清说,它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发展乡村经济”为宗旨,围绕高黎贡山农民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建设、高黎贡山农民生物多样性和实用技术培训、农民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典型农户示范与推广3个项目开展活动。
李加虎回忆,这个由当地村干部、农民、教师、学生、护林员等成员组成的协会,吸引了当时的联合国大学“人·土地管理与环境变化”项目总负责人哈德罗博士专程来为协会挂牌,并填写了入会申请表,成为第51位会员,还向协会缴纳了第一笔会员费。当年协会成员达到65名。
李加虎说:“多年来,协会牵头聘请经济林木和自然保护专家,先后对协会会员和当地村民进行了数期培训,通过开展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板栗、甜柿、柑橘、核桃、咖啡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施肥、修剪、嫁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培训,村民们的自然保护意识和农业科学技术显著提高,不少村民还成为‘土专家’。”
李加虎特地带记者来到村里的一处山坡上,登高望远,只见连绵起伏的山丘上、平平整整的坝子里都生长着各类经济作物。“这片坝子叫芒岗坝,有600多亩,还有山那边700多亩的党杏坝,都种植着经济作物。”李加虎说,协会大力推广经济作物种植以来,在保护区管护良好的同时,村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保护区管护与社区发展的矛盾,迎刃而解。
协会给当地村民带来的改变远不止经济收入的增加。村民思想观念也发生根本改变,实现了从“要我维护”到“我要维护”的转变,有些还成为了护林员,加入到守护高黎贡山的队伍中来。
“管护责任区:二十责任区,面积3813亩;四至界限:东至集体林,西至山脊,南至黄莲河,北至交山。”隆阳分局坝湾管理站的护林员王志周,在记者的采访本上写下了自己的管护范围。
王志周坦诚地说:“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为换取粮食,2000年因盗伐林木被林区派出所抓到过两次,被罚了500元,我借了5家才凑齐。后来,通过林业部门和协会的培训,我彻底改变了观念,主动加入护林员队伍,从一名盗伐者成为生态环境的保护者。”
在村民积极的守护中,原来刀耕火种过的土地变成了绿水青山,他们也不断得到来自高黎贡山的馈赠,目前百花岭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国五星级观鸟胜地”。
“初步统计我们村有300多种鸟类,村民按仿生态的方法修建了60多个‘鸟塘’,每年吸引了3万多名观鸟爱好者来拍摄,去年为村里带来的收入达1000多万元,其中,最多的1户年收入超过20万元。”百花岭村党总支书记杨成吴说,村里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突破1万元。
在现任协会理事长侯兴忠家里,他拿出来一份协会2016年度工作报告书,上面详细记录了协会基本信息、内部建设、业务活动、财务会计报告等9大项24小项内容,协会活动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的轨道。“这是每年都要报给隆阳区科协的年检报告,丝毫都不能马虎。”侯兴忠说。
目前,协会会员已达151人,最小的年仅18岁,协会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带动周边28个村寨成立了森林共管委员会。村民爱护美丽大自然,保护美好家园的行动,在高黎贡山脚下已蔚然成风。